我也曾将其他牧者的讲章“翻新”,当作自己的讲稿,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站在讲台上,即便话语从我口中说出,却是别人的口吻与思想。这让我一度陷入迷茫——我所讲的内容与自己的生命割裂,也让信徒感到困惑、无所适从。因此,我开始思考:传道人预备讲章时,究竟该如何看待使用“二手讲章”这种方式?
2024年元月,我和朋友无意中参加了华东某教会周四晚上的青年崇拜,小组中年轻人之间自在坦诚的交流让我印象深刻。时隔一年半,笔者再次联系到了L传道,围绕如何带领和牧养年轻人这个话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牧师们常常需要兼顾多项职责,包括讲道准备、牧养关怀、行政事务以及外展事工等。因此,高效的时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牧者关怀网站(Pastoral Care)在一篇名为《牧师如何高效管理时间》中,依据《圣经》提供了七个有效管理时间的关键准则。
“属灵”只是衡量信仰生命的一个维度,而非人的全部。有人认为只要爱主、追求主就够了,但这样的标准可能过于单一。选择配偶不仅要看属灵状况,还要全面考察对方的品格和性格。
说起抗战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西南联大”。然而在那个为了保护中华文脉,在战时培养人才的非常岁月里,不少大学纷纷迁往大西南,而位于成都华西坝的五大学,同样是一段后人铭记的历史。
如何正确面对死亡?如何对处于生命末期的人进行临终关怀或重症关怀,让他们能够安然无憾地走完生命旅程?如何对经历至亲分离的家属进行哀伤辅导?这些成为越来越多爱心人士以及基督教界关注的议题。本期“今日教会”选取的数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了上述议题。
服侍,不仅是讲台上的宣讲,也是果盘旁的默默预备;不仅是教会中的热忱,也是职场里的见证。服侍之路并非总是容易——我们会经历无力感,会疑惑界限在哪里,甚至会陷入表演式的试探。真正的服侍扎根于基督的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活出这份爱。本期“今日教会”的前两个栏目为您呈现数篇“服侍”主题的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AI能否取代牧者”,这是近段时间基督徒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我们采访了几位牧者,请他们分享了使用AI写讲章的实际体验与反思。几位撰稿人也就教会界对AI的使用给出了不同维度的见解。欢迎查看“观察与亲历”与“思考与建议”栏目,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