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修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 古斯丁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03 12:48:18
分享与播放

转眼间,我成为基督徒已有十二年。这些年日里,我一直在努力让灵修成为生活习惯,可直到现在仍觉惭愧,因我的灵修始终不够稳定。结婚后,妻子曾对我说:“婚前我以为你是渴慕神话语、每日灵修祷告的人。可婚后却发现你晚上不祷告就睡,早晨起来就匆忙工作,很少见你坐在书桌前灵修。”这话让我无言以对,事实确是如此。虽然理智上我知道灵修很重要,却经常轻视它,总把它排在最末位。

日常生活中,我本计划晨起第一件事就是读经祷告。可一睁眼,繁忙的事务就迫使我将读经推至晚间。到了晚上,又只想卧床休息。勉强翻开圣经时,已经开始昏昏欲睡,注意力难以集中。就这样,日复一日失去了与主亲近的时光。我想这不仅是我的光景,也是许多弟兄姊妹的真实写照:有的人工作繁忙,每天一大早就出门,晚上又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有的人家庭琐事缠身,很难抽20分钟专注读经;还有的人被短视频捆绑,对读经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神的话与自己无关。

这是我们真实的属灵境况。然而当晓得,失去灵修的生活如同人失去水与空气,用不了多久,我们的生命就会枯瘦,灵性也会摇摇欲坠。为何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烦躁焦虑?根本原因在于离开了神的话语这活水泉源。正如先知阿摩司责备神的子民:“主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我们都知灵修重要,却不肯实行。真正症结在于将灵修局限在特定时段,读经祷告后,余下时间仿佛与灵修无关,面对任何人和事,也不再思想神的话,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去行。这种“灵修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已成许多基督徒的通病。我们每周都会听道,可离开教会之后,却和世人所行所想的无异;早晨坐在书桌前读经和默想祷告,离开书桌之后,便陷入一天的愁苦和焦虑当中。这种割裂的生活表明我们的灵修徒具形式,沦为任务,如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宗教仪式。

因此,我认为比灵修更重要的是“让灵修成为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关注灵修行为,更要让灵修成为新生命的运转方式。我们的生活虽充满忙碌挣扎,但灵修并不是将生命修修补补,而是彻底重建内在的属灵生命系统。

这意味着灵修应当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升华为一种全新的生命操作系统。它不再只是生活中某个固定的“灵修时段”,而要成为贯穿生命每个维度的生活方式。过去我们会把灵修局限在某个特定时刻,当作一项待办事项来完成。但事实上,当我们信主的那一刻,生命本质就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被永恒接纳为天父的儿女,拥有了天国子民的新身份。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该将灵修与生活分开,灵修不应再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件事”,而应当成为我们生命的“全部事”。

换言之,我们每件事都当是“灵修”。因灵修本质是“在神的关系中与祂亲近,为祂而活”。这不是某个动作,而是一种生命状态——“与神同在、与神同行”的状态:用餐时,可以带着感恩的心来领受神的供应;工作中遇到重担时,能自然地祈求神赐下智慧和能力;面临抉择迷茫时,会想起祂的应许:“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即便在病痛中卧床时,也能体会这是与主相交的宝贵时刻,默想“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的安慰。

清教徒神学家约拿单·爱德华兹常年患病,造成他呼吸困难。为此,他经常会骑着马去到森林当中,来呼吸新鲜空气调养身体。他说:“每一次去到森林当中都是我最好的与主同在的时机。因为给我的生命带来益处的不仅是这些新鲜的空气,更是我感受到主真实的与我同在。”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读经祷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灵修成为生活方式。我们不是遵循清规戒律而行的宗教徒,乃是神的儿女,生命已发生了本质的转变。我们或吃或喝,都是为祂而活。正如神应许说:“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这亲近不限于灵修时段,更在每分每秒。

正如大卫的颂赞:“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这显明神时刻与我们同在,生活中每个呼吸、动作、意念都可成为与主亲近的时刻。求主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灵修,不再视其为生活片段,而是生命的全部。使我们能在每日经历中将喜怒哀乐带到施恩座前,因祂已应许:“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