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幢楼住着一位年纪较大的阿姨,早已退休,却每天背着包往外跑。起初我以为她是去教会聚会,后来才知道她是去打牌赌钱。她说自己太无聊,儿子远在外地,也不用照看孙辈,实在无事可做,只能整日沉迷牌桌。有时中午忙得连饭都不回来吃。年近七旬却三餐不规律,这样对待晚年实在不够负责。
我能体谅她的处境:退休后突然空下来,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但“找事”也分好歹,若把日子耗在牌桌,不就等于坐等生命一点点流失吗?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教会里的年长肢体,要好好规划退休后的时光,让晚年过得既有质量又有意义。
一、保重身体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难免会出现不舒服的地方。我们要学会爱护自己:注重日常的饮食和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比如散步,参与社区兴趣小组,既锻炼身体也丰富精神生活。同时,不要忽视小病小痛,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听从医生的建议。身体是圣灵的殿,照顾好自己不仅是对家人负责,更是对主恩典的回应。
二、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虽然工作退休了,但并不是说人生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些学习的规划,尤其是关于信仰方面的学习。
很多人年轻时都忙于生计,要养家糊口,在信仰上能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很少。退休以后,也暂时没有带孙子的重任,正是灵命成长的黄金期。我们可以深入研读圣经,将过去未曾明白的经文细细揣摩,从中汲取属灵的智慧。也可以参加教会组织的各种查经班或信仰课程,与弟兄姐妹一同交流心得体会,彼此鼓励、共同成长。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与信仰相关的技能,比如唱诗、学乐器等,别嫌“年纪大了学不会”。我认识一位老姊妹,七十多岁才学习弹钢琴,不为考级,只求日有所进。学习不仅能够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也让信仰的根向下扎得更深。
三、适当参与力所能及的侍奉
教会有老中青各年龄段的人群,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总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侍奉不一定是做在人看来的“大事”,哪怕是一些微小的事情同样宝贵。比如参加教会的祷告会,年轻人因为各样的忙碌,能付出的时间很少,但退休后的肢体就有时间稳定参加祷告会;对于技术感兴趣的肢体,可以像那位六十多岁的老弟兄一样,负责音响设备。探访、接送、厨房事工,样样都需要人。
当我们在教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侍奉岗位,并努力去做时,不仅能感受到与神同工的喜乐,还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每一个小小的付出,都是对信仰的实践和深化。通过参与教会的服侍,年长的弟兄姊妹也能成为年轻一代信徒的榜样,用实际行动传递出爱与奉献的精神。这样的侍奉不仅不会让人感到疲惫,反而会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平安,因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建立自己与神更亲密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学会正确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一方面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另一方面也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侍奉,让余生在主里发光,过蒙主悦纳的生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