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访各地教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新老两代同工如何有效合作。由于成长时代、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的差异,两代人在教会治理和牧养理念上往往存在分歧。年长一代或许觉得年轻同工“不接地气、眼高手低”,而年轻一代则可能认为前辈“固守传统、不解新声”。若不能超越这些差异,实现同心合意,受损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教会和所牧养的群羊。
代际张力体现在许多具体问题上。以传道人薪资为例,年轻一代可能难以接受“为主吃苦”就意味着不应计较待遇的观念,而年长一代则基于自身经历,认为神的供应从未断绝,难以理解为何年轻人如此重视物质保障。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
值得深思的是,当今社会各世代共同服事的时间前所未有地延长——年轻人需要更久才能担当重任,年长者则保持影响力更长时间。这种变化不是偶然,而是神计划的一部分。如出埃及记3章15节所示,神是"世世代代的神",他的工作从不局限于单一世代。
那么,如何实现跨代合作?港台一位教会牧者L藉由出埃及记17章中摩西与约书亚并肩作战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首先从约书亚,也就是年轻一代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和上一代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备自己呢?
首先就是顺服与尊荣。面对上一代教会领袖和前辈,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对他们的态度是顺服并且尊荣对方。他提到,现在很多年轻牧者有圣灵,但是没有学会顺服旷野,旷野象征什么呢?耶稣曾经被圣灵引到旷野,接受魔鬼的试探。旷野指的是一种出境,即除了神,没有别的可以依靠。圣经告诉我们,耶稣的服侍是从旷野开始的,今天我们同样要认识到这一点。真正的服侍从旷野开始,身处其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己缩短旷野,不然年老还要重新学习旷野的功课。
圣经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权柄不是从神来的,就像圣经中的大卫和扫罗,虽然扫罗屡次嫉妒追杀大卫,但大卫即便数次有机会杀扫罗,但他都放弃了,因为他深深地知道扫罗是神的受膏者,唯有神才有权柄处置。这是神的原则。
同时年轻牧者也要知道体谅老年人,很多时候他们像扫罗一样,是没有安全感的,害怕被替换。
其次就是无惧的信心。隔天以色列人就要和亚玛利人征战,这个时候要选出人来去征战,选人是很难的,但是这场仗就要年轻人来打。就像如今的网络社会,年轻人对网络更熟悉更了解,这场网络上的征战,就一定是需要年轻人来打的。所以面对新的挑战,年轻一代的属灵领袖,要靠神建立起无惧的信心,打赢这场属于这个世代的战争。
第三是要累积得胜的智慧。年轻人需要累积实力,多读书,多学习,多培养自己的实力。新的时代新的挑战,传道人要有实力去面对金字塔顶端的人,所以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多方面预备自己,这样当真正的挑战和机会出现的时候,会在你的身上彰显神的大能和荣耀。
那作为以摩西为代表的老一代人,又该如何处理与年轻一代同工的关系呢?
首先要给与年轻人充分的授权。在出埃及记17章记录的这场争战中,摩西来到山顶,为何要到山顶呢?因为这里没有讯号,足够的远,能做到真正放手让约书亚去打这场战争。就像父亲教孩子学骑车一样,关键的一步一定是适时的放手。L牧师提到自己年轻时候曾带领青年聚会,身为教会负责人的父亲在台下边听边做笔记,他在台上非常忐忑,结束后,父亲告诉他,说自己很有得着,让他得到很大激励。
其次要拿起属灵的权柄,为年轻一代祷告。正如摩西在山上为山下争战的约书亚祷告一样。他何时举手,战场何时就赢,这就是摩西的属灵权柄。但老一代要小心,不要成为年轻人的旷野,旷野是圣灵引导进入的,你不要带人去旷野。老一代的领袖权柄要成为教会的祝福,而不是乱源。
最后,需要建立扶持的同伴。老一代领袖需要认识到,我们身边需要朋友,也需要有敢于对我们讲真话的人。在这场重要的战争中,摩西也有手发沉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左右需要有亚伦和户珥的帮助。年长领袖需要身边有同工,共同支撑属灵的重担。
当两代人各尽其职,相互配搭,教会就能经历“耶和华尼西”的得胜——神是我们的旌旗。我们需要认识到,跨代合作不是简单的技巧问题,而是基于对神主权认识的属灵操练。在神的国度中,没有一代人可以单独完成所有工作。年轻人带来活力与创新,年长者提供智慧与遮盖。当我们真正理解“世世代代的神”这一真理,就能超越世代的隔阂,在互补中见证神更大的荣耀。
今天的教会和社会需要的不是世代的竞争,而是世代的融合。唯有当教会两代领袖像摩西与约书亚那样彼此尊荣、各司其职、互相支持,才能在这个时代打美好的胜仗,见证神对教会的荣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