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食五月粽
刚过立夏,热天就来了,气温飚升至三十度。大街上,短衫拖鞋的“标配”可见,家里头,风扇空调已提前开工。广州的夏天比许多地方都来得早,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六月份到云南游玩,在去沪沽湖的路上遇到了“六月飞雪”,那个晚上,穿上带来的御寒衣服都觉得很冷。热归热,有句老话还是不可忘的,“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提醒人们可能还有乍暖还寒的出现,要有所预备,不要被打个措手不及。生活中其实常常会碰到乍暖还寒的情形,以为各样都顺,可以轻轻松松,谁知突然遇上一件事情,所有都像被反转了,一下子似跌入冰窖里,有些人甚至因此一蹶不振。所以,什么事情都要有预备,不要以为天气就会一直这么热下去,既然还未食粽子,就老老实实的把寒衣备着。
门徒跟随主三年,本来看上去一切都是好好的,好像突然祸从天降,主被抓了,接受审问,还要钉十字架,彼得一下子懵了,怕了,惊惶无措,所以就发生“三次不认主”的事情。其实对将要发生的事情,主不止一次的预告过,就是希望门徒有所预备。后来,主复活了,门徒清醒过来,此时,主又叫彼得做一个预备:“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约21:18)。约翰记下这段话,可谓意味深长,不仅是提醒彼得,提醒当时的信徒,并且是提醒今天的我们:在未来充满未知的路上,靠着主做好各样的预备。
“主,我愿象你,荣耀的救主!这是我所求,是我所慕;我甘愿舍弃一切的虚浮,只要能披戴我主基督”。——赞美诗《我愿象主歌》
袪湿清热
立夏以后,持续不断的高温降雨,又湿又热,莫说那些从北方来的朋友,就是本地人都觉得难受。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大循环系统,若不通畅易,便会食不甘,寝不安,行不顺。若里头不通畅,虽未必是大问题,也会使人觉得“周身唔聚财”(不舒服)。不过,本地人自有应对妙方,把各式袪湿清热的汤料搬出来,三天两头煲一次,虽然无法改变外面天气的湿热,却也能让自己的里面舒畅一些。广州人形容遇上麻烦时有一句俚语:“湿热”或“湿滞”,意指困住了,阻滞了。麻烦固然有外部的原因,但“湿热”、“湿滞”更指是内部的问题,同样是遇到困难,有的人能袪湿清热,渡过难关,有的人却只是停在原地,怨天尤人。其实许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环境未必能改变,但人可以改变自己,把闷气、怨气、怒气清理出来,便可一通百通了。
那个曾经看起来很顺的大卫遇到大困难了,所以他问上帝:“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么?”(诗13:1)。他的内心十分焦虑惶:“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2)。感觉得到,他的病不轻,外面不通里面不畅。幸好他还记得有一服特效药:“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5-6)。从而能疏通自己。大卫所经历的事情,我们也可能经历过,或正经历,或会经历,因为人生都会有“湿热”、“湿滞”的时候,记得像大卫那样服用上帝早已为我们预备好的袪湿清热药。
“无论何时来到主前,他应许不改变;他大能力为我周全,情愿挑我重担。如今我走生命路上,主当颂赞,因主耶稣挑我重担”。——赞美诗《生命路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