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在这个谐音“我爱你”的美好日子,福建省平潭基督教会在开元堂隆重举行了建堂150周年暨设教155周年感恩崇拜。
当日上午,随着福音钟敲响,许碧建牧师主礼并宣布:平潭君山北岚岭基督教开元堂建堂150周年暨设教155周年感恩崇拜正式开始。在《圣哉三一歌》的赞美声中,牧师团、圣歌团依序进入圣堂。
陈世春牧师领众宣召,杨生牧师始礼祷告。丁岚英、林美云、杨朝斌、魏刚惠、林信宁、刘用仙、吴晓琛、阮优华、林福琴和陈丽芳等牧师先后宣读了诗篇95篇1节、诗篇84篇1至3节以及8至12节等经文。
随后,高传庄牧师与会众宣告使徒信经后,他向会众回顾了开元堂教会的设教155年来历经39代传道工人薪火相传的历史,曾德胜、陈绍通、林贤龙、林玉荣、李兰英、高美琴、杨海燕、陈世杰、俞碧兰、高存清、高雯雯等牧师偕会众共同颂读了启应礼文,感恩感谢上帝百余年间的带领兴起,并为教会未来道路献上祈求祝福。
诗班献唱了《献上感恩的祭》《教会我所爱歌》,周炎兵牧师领读了福音经训约翰福音21章15至19节经文后,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福建神学院院长岳清华牧师以《如今更爱主》为题进行了证道。
证道结束后,林荣牧师主持差遣礼,牧师与会众同诵回应礼文,祈求能够回应主耶稣大使命呼召,成为福音精兵与基督的见证人。
最后,福建神学院副院长林德来牧师为此次感恩崇拜庆典献上了感恩祷告。他代表教会向天父上帝感恩感谢了过去150余年的岁月中,一直用云柱、火柱的慈爱带领,并为教会祈求能够继续施恩给北岚岭开元堂,使其能够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各方,成为万国、万族、万人的祝福。
会众同颂祷文,在牧师团的祝福和众唱《三叠阿们颂》《荣归天父歌》感恩礼拜结束。席间,大家一起观看了开元堂历史纪录片《天风海涛》。
此外,当日教会还举行了感恩赞美会,活动中,全体诗班献上了大合唱《耶和华作王》《诗篇一百二十一》,以琳诗班献上了舞蹈《善与恶的交战》《天赐丰年》,教会姐妹独唱《赞美不完感谢不尽》,清韵诗班表演了舞蹈《热情新郎》,最后,百合诗班的大合唱《祝福你》把感恩赞美会推向高潮。
愿藉着“五二零”的美好,让我们更爱主!
平潭基督教沿革概要:
清同治九年(1870年),时任福宁府三沙镇五品武官的北岚岭人陈清源千夫长,在其返乡探亲时接受林明山牧师所宣讲耶稣基督福音而蒙恩得救,他决志弃官,跟随主耶稣走属灵的道路,决志将这宝贵的福音传给家乡的亲人,成为平潭最早的传教士。而这也成为了平潭地区福音的开端。
其后,陈清源的弟弟陈履炳先生和弟媳陈周秋宋首先弃除偶像,带头信奉耶稣基督,并将自己的房屋腾出一间作为传教场所,传播基督福音。
1875年秋天,圣灵感动陈清源传道带领信徒将本村的“大王庙”中的偶像清除干净,进行修茸改建,改“大王庙”的牌匾为“开元堂”,作为北岚岭教会信徒聚会崇拜的场所。1884年,是称差遣方德墙牧师衔命东来,差派薛克瑞牧师协助陈履炳先生驻北岚岭村开展传教事工,聘请陈清源先生和陈裕正先生协助方德墙牧师在岚岛各地巡回布道。北岚岭的村民陆续悔改信耶稣,信主人数空前增加。
1888年,平潭当地设立了五个教区,北岚岭教会归大富牧区管辖。使教会有机会设立福音布道队,且差派神所使用的仆人李世瑞、曾文苑、何伏富、陈道义、陈道贵等走乡串舍传福音,使耶稣基督的真理得到广传,带领北岚岭附近的村落等村民相继归主。
1891年,藉着北岚岭教会与大富牧区的分立,在北岚岭设立循环会,称之为“锦循环会”(后改称为“北岚岭牧区”),会址设在开元堂,曾文苑牧师首任循环司。以北岚岭教会为中心,在长埔村建造“福安堂”,又在圣苑前与北港村之间建立了“锡安堂”。1908年,北岚岭村民陈恭富将紧邻改建的开元堂旁的土地出让给北岚岭教会后,由李世瑞牧师在这一块土地上主持建造“开元堂”。
原来由大王庙改建的“开元堂”在新建的开元堂的左侧,改为牧师屋。此时北岚岭十里范围之内,会堂鼎峙、击柝鸣钟可以相闻,北岚岭教会进入兴盛时期。
1932年,冠山村和谢厝村各设布道所一处,使北岚岭教会的布道牧养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君山山峦两侧的乡村。1985年,圣灵感动林香金姊妹和林文珠传道积极组织信徒奉献,使饱受沧桑的开元堂得以修建复堂,并举行复堂礼拜,归荣耀给主。1996年,藉着林秀玲教师牵头带领的教会筹建小组带领信徒靠着坚定的信心,边祷告边开工筹措资金,重建开元堂。历时6个月,雄伟壮观且实用的北岚岭开元堂在主前奉献,之后开元堂又历经几次的重建、扩建、修缮才成就了圣堂现今的模样。
(根据岳清华、林伟牧师提供的资讯与照片整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教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