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合意,兴旺主工,这个题目对我而言就像一面镜子,先照我自己,而这面镜子就是圣经,完全在神的话里。我们侍奉神并不困难,但是同心侍奉却不容易。”(杨毓英牧师)
这是一位服侍了主大半辈子、晚年因病截肢还在传道的老仆人在《同心合意多做主工》的专题证道文中所说的。
杨牧师说的是我们教会当中存在的一个真实的现象。为什么我们的教会会有纷争、为什么我们的教会会有内斗?不是说没有侍奉的人,而是侍奉的人不少,有的大教会甚至有几百个人在侍奉。但是有的人是“各揣心腹事尽在不言中”,甚至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造成有侍奉,但是不合一。这种侍奉是一种一盘散沙的侍奉,是带着个人的感情和目的的“侍奉”;这种所谓的侍奉不是来自于神,而是来自于个人,是经不起考验的,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会动摇,严重的会造成教会的分裂,不是神所希望和悦纳的。这也是我们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教会负责人所忧虑的一件事情,有的教会因为侍奉不合一造成分裂,乃至引起教会被查封、停止了活动,圣职人员被停职这样的严重后果。传道人因此痛心,信主的人如同羔羊一样失散、没有归宿。所以说,我们的圣教会需要同心合意的共同侍奉,荣耀天父的名。
阿摩司书3章3节教导我们:“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 这里的“二人”不是说就两个人,而是指所有信主的人、所有侍奉的人。正如我们中国的一句名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二人”意指凡与神同行的人,主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也提到过“两个人”:“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马太福音18章19节)我们必须领会主耶稣圣洁的心意,要在基督里同心合意,绝对不肯冒犯祂。在主内侍奉的人、信主的人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我们的神同行。如果我们不同心,各走各的路,各有自己的“小目标”,即使你在侍奉,那怎么能够同行呢?不同行,岂不是违背神的教导吗?
不合一的原因有许多,但是无外乎是涉及到名、利,而产生贪婪、邪恶、诡诈、嫉妒、谤渎、骄傲、狂妄。这是罪过。在侍奉的道路上,我们要彼此携手同行。这份同行并非建立在谁的成就更为显赫、谁又获得过诸多荣耀之上。我们一同置身于黑暗之中,共同经历着为主做工时的种种艰辛。在那漫长而艰难的侍奉之旅里,焦虑如影随形,挫败感时常袭来,无力感让我们几近瘫软,恐惧更是如幽灵般萦绕心间。然而,正是这些共同的体验,让我们有机会真正地建立起“二人同心”的深厚连结。我们彼此搀扶着,当一方跌倒,另一方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我们彼此鼓励着,用温暖的话语驱散对方心头的阴霾;我们彼此前行,朝着那光明的彼岸坚定迈进。
在我们的圣教会中,存在着诸多忧患,而其中最为突出、也最为令人忧虑的,便是不合一的状况。前不久去一个教会,负责人还是当地基督教两会的负责人。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我问他说:你考虑的最多的是什么?他说:我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教会内部的不合一,给魔鬼留地步,造成“内外夹击”,使教会受损失。我们这里有的教会就是因为不合一、闹纠纷,去“告状”而被暂停聚会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也不是罕见的,偶有发生。
教会本应是信徒们团结一心、携手共进的神圣之地,但如今却因种种分歧与矛盾,出现了裂痕。这里老弟兄不想多写,因为那不是荣耀神的事情,也会引起有的人“对号入座”,得罪人。但是,我们对教会内部在侍奉中的不合一问题不能回避、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呼吁解决、呼吁避免。
侍奉不合一,闹分歧、闹纷争,这种不合一,如同一道无形的鸿沟,将信徒们的心隔离开来,阻碍了我们共同前行的脚步,也削弱了我们侍奉上帝的力量。我们应当深刻反思,摒弃那些无谓的争执与分歧,重拾“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初心,以同心协力的姿态,共同克服困难,彼此连接,向着那神圣的使命奋勇前行,让教会重新焕发出团结一心、充满爱与力量的勃勃生机。
就像圣经申命记31章8节所说的:“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他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上主未曾因为我们的过犯而丢弃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基督里和睦同居?我们在教会侍奉的过程中需要连结与了解,不需要任何世俗的成功或荣耀,不可以搞内卷、不可以人整人、不可以为达到个人目的伤害同工、不可以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只需要把我们的侍奉安心地交托。要记住:“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众人合一的侍奉所得效益,不仅是相加,往往能收到相乘的效果。家庭中夫妇同心,总比一个人单独追求更有功效;教会里同工配搭做工,总比一个人单独事奉更多果效。“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 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
这里,我们要强调要有包容的心态。
一个教会的诗班班长,被解除了职务,安排到另外一个班组去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声乐方面能力很强,在赞美方面有恩赐,就挺傲慢、颐指气使,心胸还有些狭隘,不能包容,爱挑剔同工的毛病,甚至瞧不起有的同工,大声呵斥指责,造成了诗班的不团结、人心有些散了,有的同工已经被“挤兑”离开了,并且到其他教会去了。
教会实际是众肢体组成的,它不只是一座混凝土的建筑物。那么这些众人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信仰背景、家庭背景、经历背景等等,脾气性格也不一样,难免有不同的意见,这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强调教会的多元性,要知道我们的教会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这种多样性是教会的宝贵财富,而不是纷争、分裂的“地雷”。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彼此的不同,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理解他人的不足,避免因个人差异而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这里,教会的传道人、侍奉的班组、团契的负责人要以身作则,树立包容的榜样,展现出高度的包容心和同理心。在处理教会事务和人际关系时,能够平和地对待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不轻易发怒或偏袒一方,用实际行动为信徒们树立包容的榜样,引导大家形成良好的相处氛围;更要强调我们在侍奉的时候不能带有个人的私心杂念,不能把世俗的玩弄权术、勾心斗角带到我们的教会来,更不能因为稍有不顺心,不合乎自己的要求或没达到个人的目的,就翻脸闹分裂,甚至是“检举揭发”、闹到社会上,抹黑我们的信仰。
在我们的信仰实践中,基督徒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那便是应当以一种高度自觉且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实现同心合意地侍奉上帝。这种侍奉绝非出于外界的强迫或是无奈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源于内心深处对信仰的虔诚与热爱,是每一个基督徒发自肺腑地主动、甘心并且满心乐意地与上帝以及同道的信徒们达成心灵上的契合与一致,携手并肩,共同致力于侍奉的神圣事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刻地反思自身,坚决地摒弃藏匿于内心的骄傲情绪,带有个人私利、以及自以为是的狭隘观念。骄傲和私心宛如一座无形的高墙,会隔绝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和心灵的交融;自以为是则如同一片浓密的迷雾,会遮蔽我们对真理的认知和对彼此优点的发现。唯有将这些负面因素彻底清除出我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为实现真正的同心合意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同心合意侍奉,应该是“我”主动甘心乐意跟“他”同心合意。我们要除去我们心中的骄傲和自以为是,努力实现“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任何分裂教会的做法都违背主的教导,进一步强调教会合一,反对分裂教会。”(《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修改说明(二))我们应当深入领会这一规章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强化对教会合一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不移地秉持反对分裂教会的立场,以实际行动维护教会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让教会成为一个团结一心、充满爱与力量的神圣群体,共同彰显上帝的荣耀,在世间传播福音的光芒,向着信仰所指引的光明未来不断迈进。
我们需要同心合意的侍奉,
我们需要爱主爱教的为圣。
做工要甘于奉献手洁心净,
做工要彼此相爱不存隙缝。
众位肢体要完全合而为一,
彼此连接遵守圣训的命令。
“还有未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