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祈祷认识的几个误区

作者: 穆熙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8 12:34:23
分享与播放
祈祷

一对基督徒夫妻在中断教会聚会数年后,如今重新回到教会。一般来说,只要基督徒长时间中断聚会,那么必定有问题存在,也就是其中一定有中断聚会的故事。这对夫妻就是如此,因为与上帝的关系出了问题,所以才一度停止了聚会。

那他们与上帝之间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原因是他们与邻居之间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且是被欺压的一方,损失很大。为了此事,他们迫切祈祷、禁食祈祷、请教会及他人代祷,但毫无转机,并没有看见上帝为他们伸冤,开出路。

一方面面临着欺压,另一方面祈祷又无果效,上帝并没有为他们伸冤,仿佛越困难上帝反而离他们越远,所以内心之中满是对上帝的埋怨。教会自然就成为了那对夫妻抒发不满的对象,便停止了聚会。

当然,从这对肢体夫妻的经历中,也能看到他们对信仰存在某些理解偏差——特别是把祈祷当作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样的误区不仅没能增进与上帝的关系,反而使关系更加疏远了。

对于每位基督徒来说,祈祷就像呼吸空气般必不可少。信徒们固然明白要凡事交托、持续祷告,但在实际生活中,祈祷的误区仍然存在,需要及时纠正。究竟有哪些常见误区呢?

禁食祈祷更灵。有些基督徒以为,禁食祈祷优于其他祈祷,因为禁食祈祷不仅更有利于应验,撼动神的手;而且,禁食祈祷也显得更为属灵。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若是如此以为的话,只能说是误解禁食祈祷,本末倒置了,因为禁食祈祷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更重要的是为了专心依靠神。

高处祈祷更近。有位传道人祈祷的时候,常常会拿着梯子爬到房屋顶上去祈祷,为什么呢?以为距离上帝会更近。此种做法可能是受当地“高处唤灵魂”风俗的影响;显然,这是严重的认知误区,因为“天是上帝宝座,地是上帝的脚凳”,人在高处祈祷可能有益于与上帝亲近,但却无法在距离上更近。

找人代祷更好。有些基督徒自己不祈祷,总是喜欢找别人祈祷;或者是对自己的祈祷不够自信,以为一些牧者传道人的祈祷更好,所以总是喜欢找别人代祷。找人代祷本不是问题,但若是因着懒惰或自我怀疑逃避祷告,那就是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而自己却不尽上本分。

像前祈祷更亲。一些教会保存着耶稣及圣徒的画像,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习惯于到耶稣、圣徒的画像下祈祷,或许以为上帝因此会听得更为清楚,看得更为清楚,更容易产生效果。可是,上帝乃是灵,并不能被画像约束,如果认为像前祈祷更灵,这只会导致与上帝更远而不是更亲。

反复祈祷更虔。有些事需要反复迫切祈祷,因为上帝有祂的时间,人需要不断的祈祷;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反复祈祷,更不能让反复祈祷成为习惯,以至于使祷告变得千篇一律。如此的话,祈祷就演变成一种公式了,不需要用脑、用心,只要动嘴就可以;显然,这是远离了虔诚,不是更为虔诚。

哭着祈祷更尊。一般来说,人们祈祷的表情会随着祈祷的内容、个人状态等变化而变化,如喜乐、哀伤、平静、泪流满面等等。然而,有些基督徒惯常哭着祈祷,以为此种祈祷是更为敬畏神、属灵的表现,其实,这更可能是陷入认知误区里面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祈祷都需要沮丧、泪流满面。

每人对祈祷都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若说区别的话,只是程度之分,有些误区多些、深些,有些误区少些、浅些。当然,这绝不是说,就不要祈祷了。事实上,神是满有慈爱的神,祂的成就多是出于祂的仁慈。所以,基督徒要做的不是自暴自弃,而是要不断调整误区,更新认知,以期更好的认识神,和神建立美好的关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