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到这么一件事,几年前,某位弟兄是教会的同工。可大家发现,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来教会了,于是就有人去打听他的消息。一开始弟兄不大愿意与肢体见面,直到有位长老亲自登门探访,才了解到其中的缘由。
原来弟兄到东南亚某国旅游,被朋友拉到一个声色场所,可他经不住诱惑,干了违背信仰、伤害家庭的事。因而他十分懊悔,觉得对不起上主,所以就不愿来教堂了。但经过长老的开导,加上他真诚地忏悔,最终又回到了侍奉岗位上。
这种情况在一些肢体中是存在的,他们都是较为虔诚的基督徒。犯罪后内心感到不安,担心自己的做法会遭到上主的管教。因此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就选择了逃避。我们看到某些信徒忽然从教会视野消失了,有时可能就是其犯了罪,内心感到惧怕与愧疚,而不愿面对上主而已。就如同亚当偷吃了禁果后,就躲了起来,逃避上主。
只是他们选择逃避并非解决之道,因为上主的存在可不是在有形的教堂建筑中,而是无时不刻、遍及宇宙的存在。你不来教堂,并不能真的逃避上主,因为你的思想言行,始终都在祂的鉴察下,采取逃避的方式毫无意义。亚当犯罪后想要逃避,但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我们必须清楚,当始祖犯罪后,普世人类身上都带着原罪。在思想言行上,总是存在趋恶的倾向。即使受洗了的基督徒,因为人性的软弱,世界的诱惑以及魔鬼的试探,都难免会做出一些违背信仰的事。但上主是慈爱的,只要我们愿意真诚悔罪,那么就能获得赦免,重新回到上主的怀抱。
我们还要看到,那些因为犯罪而逃避上主的弟兄姐妹,其做法虽然不对。但也能看出他们是知道自己犯了罪的,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举动,可见他们内心还是有向善的一面。
经上曾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位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觉得自己非常圣洁,在上主面前夸耀自己。而一位税吏却在主面前痛心忏悔,讲述着自己的败坏。而在耶稣看来,这位“恶贯满盈”的税吏因着真诚地悔改,而得到了上主的宽恕。法利赛人则遭到了严厉谴责。
因此我们犯罪后,不要选择逃避,因为这样不仅无法躲避上主的鉴察,而且还会导致我们失去忏悔的机会。当我们犯罪后,就要马上回转向主,真诚忏悔,忧伤痛悔的灵,上主是不会轻看的。
而教会也要多关注那些因为某些原因而跌倒的肢体,帮助他们早日走出阴霾,回到主的家庭。有位姐妹曾因经济犯罪入狱,可教会很多肢体并没有弃绝她,而是不断地帮助、鼓励她回转。最终姐妹生命得到了真正的改变,出狱后回到教会,成为重要的同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