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未信者建立友谊?

作者: 赞美
来源:福音时报
2022-03-28 11:52:16
分享与播放

不知从何时起,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菜,成了我心之向往的一件美事。自从开垦、整理了我那不足两个平方的小园子,撒下“上海青”油菜和“软尾”生菜的种子后,我几乎每天要往返十几趟,跑去查看园子里的动静。

终于,半个多月以后,撒了种子的地方,土开始松动,不出两日,点点新绿就纷纷探出头来,朝着我笑盈盈打起招呼。这个过程跟“福音预工”是何等相似!

所谓“福音预工”,我们称之为与未信者建立友谊,也就是说,我们在跟未信者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影响他们,带领他们归向主。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首先,与未信者建立基本的友谊。比如,有一次我在乘火车之前祷告,跟主说,如果你赐给我另外五个同乘人员都是年轻人,我就可以向他们传福音了。结果真的有三男两女,一共五个年轻人与我在同一个普通车厢,而且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记得当时我激动得心“怦怦”乱跳。

故作镇静后,我开始主动跟他们聊天,他们也很健谈。很快我就了解到,他们有的博士在读,有的在上研二。还有一个马上大一的腼腆的新生。那个博士生,一眼看见我放在枕边的圣经,告诉我,他也读过,但有很多问题搞不懂,比如旧约里面的上帝为什么那么残忍,说杀人就杀人,跟古代的君王有何区别?而那个腼腆的大一新生跟我吐露了很多心里话:他家在农村,从未走出过大山,不知到了偌大的京城,是否会晕头转向?

就这样,一天两夜的路程,我们越聊越熟悉。到临分别时,他们都主动要加我的微信,我欣然应允,随手拉了一个小群开始了我的“小组牧养”。

其次,与未信者建立认同感,与之做朋友。认同感是彼此成为朋友的一个先决条件,我们要接纳对方,包括对方的背景、性格和习惯,要愿意花时间一起交往,彼此分享,彼此欣赏。比如,再以我跟那五个同车旅行的年轻人后续的故事为例,说说我如何跟他们做朋友的。因为在旅途中,我对他们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就经常在微信小群里问候他们,关心着他们内心的需求,尝试着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因为这五个年轻人都是大学生,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就比较接近,例如,恋爱,升学,科学,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时事等等。特别是对那个刚入学的男生,我经常嘘寒问暖,并给他一些实际的帮助。在我的带动之下,其他四位不同高校的学哥学姐们也经常问候他。

有一次,那个研二的男生还主动带这个小学弟去书店买书,之后那个博士生还请小学弟去他的学校一起聚餐,打篮球。在这样一来二去的交往中,我们坦诚相待,彼此乐于聆听对方的心事和难处,互相安慰、支持和帮助。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我的手机突然故障,只好换了手机,从此就失去了跟他们的联系。但我相信:因着这样的“福音预工”的开展,福音的种子已经撒入他们的心田,我只是那个撒种、浇灌的人,但使他们生长的是神。我只管坦然无惧地进入下一个禾场,躬下身,开荒,清除乱石,烧掉荆棘和杂草,继续播撒福音的种子,随走随传。

总之,向未信者传福音,切记不能急躁。耐心地等候是一个必修的功课,如果这个心态我们不过关,就很难掘开人们心中的刚硬,而导致半途而废,更容易让未信者跌倒,也会让我们的信心受损,百害而无一利。反之,我们先调整好心态,专心仰赖圣灵的大能,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阶段,去帮助和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借此让他们接触信仰;破除他们对基督教的误区,从而愿意去教会慕道,甚至参与聚会,成为对福音抱开放态度的人。由此,他们成为我们在主里的弟兄姐妹的日子,也许就不远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云南一名神学生。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