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中建起神的殿——一个皖北教会的坚守

作者: 亮光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16 14:45:01
分享与播放

在安徽省利辛县这片曾经饱受贫困与自然灾害困扰的土地上,一座灰白相间的教堂静静矗立在县城西区。蓝天映衬下,教堂熠熠生辉,犹如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勇士,怀着坚定的盼望与忠诚,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履行着它的神圣使命。

这座兼具现代设计与神圣庄重感的建筑,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不仅满足了信徒聚会需求,还兼具办公、培训等功能,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这座庄严的教堂背后,却凝聚着一段艰辛的建堂历程。

艰辛建堂路

2005年,老牧师带着家人在马路边租下一间低矮的房屋,开始了最初的聚会。不久由于修路垫高路面,教堂处于低洼地带,每逢雨季便成了“水中的圣所”,信徒们不得不在积水中坚持礼拜。

后来,教会不得不另寻聚会场所。在当地部门的许可下,他们租了一块地,搭建了临时钢构房。教会同工带领信徒们自发修路、安装电箱,用双手改善敬拜环境。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善,教会渐渐复兴,聚会人数从一二百人增加到四五百人。

然而,上帝似乎总在考验他们的信心。2015年,因县城规划调整,政府征收了这块土地,钢构房被拆除,教会再次面临无处聚会的困境。经过协商,政府无偿划拨了五亩多地,教会又搭建了新的钢构房,并开始筹备建堂。但简易的钢构房存在安全隐患,夏季闷热难耐,尤对年迈信徒的身体构成威胁。

为了尽快建堂,教会同工们奔波于各个部门办理手续,但由于流程复杂,建堂工程一度停滞两年。在建堂期间,信徒们热情参与,打地基时搬砖、递砖。为了节省成本,同工们亲自采购材料、刨木料、上油漆。新堂建好后,又亲手将这些沉重的长椅搬运至教堂二楼主堂,每一张长椅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

在困境中坚守

如今,教堂主体已经完工,信徒们终于可以在新堂进行礼拜。但教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地信徒多数从事农业、临时工或小生意,经济条件有限。加上教会地址变动,之前的信徒流失了不少,目前稳定聚会的约有二三百人,日常奉献远不足以支付建堂费用。目前教会仍背负着数百万元债务,每月需要偿还四万元左右的贷款,这对教会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我们去的当天,七十多岁的老牧师仍在各地奔走筹款。他的大女儿管姐妹与二女婿汝弟兄(身患肾病)带领其他同工坚守教会。谈及服侍经历,管姐妹坦言:“刚开始读神学时,我并未感受到神特别的呼召,只是顺服父亲的意愿。但在实际服侍中,看到弟兄姐妹因信仰而生命改变,我逐渐坚定了服侍的心。”

尽管教会经济困难,今年以来同工们只领到500元生活费,但管姐妹依然充满盼望:“教堂位于县城西区,而县城正往西发展。建教堂是百年大计,比起过去的飘零,现在总算有了稳定的场所,这是神的恩典。”

汝弟兄已经与肾病抗争近十年,每周要做三次透析治疗,却始终坚持服侍。他面色苍白,身体瘦弱,因体内毒素堆积,皮肤长满疹子。“浑身像扎着麦芒一样刺痒。”他苦笑着说,“不敢随便用药,只能让妻子用工具帮忙刮一刮缓解。”长期透析使他手臂上留下两个如窟窿般的变形针孔。每次透析都会失血,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即便有低保报销,每年的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能活着继续服侍,我已经很感恩了。”说这话时,他的眼神中透着真挚的感恩。

我们离开时,正好是教会的查经聚会。二三十位信徒围坐在长椅上,用质朴的声音唱着赞美诗,等候查经开始。“神使我们从一无所有到看见祂丰盛的恩典。”汝弟兄说,“我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看到弟兄姐妹在新堂感恩敬拜时,神和人都得了安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