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圣俗”之分影响了你的爱心

作者: 赵雅各
来源:福音时报
2020-12-08 21:55:21
分享与播放

“牧师上楼还收礼!太不像话了!”很多人因牧师随同世俗的做法,产生了很多不理解。其实是他的遭遇迫使他不得不这样做。

他是一位年轻的牧师,半年之前,从家乡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牧会,去的时候,待遇各方面都很好。弟兄很感恩,也很用心去服侍。因为夫妻要两地生活,实在不方便,便打算在那地买楼长期生活下去。但万万没有想到,在他们交完首付款,办完了按揭贷款把楼买下来以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教堂被关了门。年轻的牧师失业了,没有了经济收入。面对刚刚买下,还没有装修入住的房子,他不知如何是好?是留在这里?还是回到家乡?他拿不准了主意。

一天傍晚的时候,他们夫妻来到我的住地,讲说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因为交了首付,现在自己已经身无分文,连简简单单装修的钱都拿不出来了。他们有了一个想法,打算在家乡预备一下,收一点份子钱应应急。总归他们没有去外地的时候,一直在他所处的地方教会做服侍,教会中有不少人也接受过他们夫妻的帮助。

虽然有了想法,但他们夫妻顾虑很多,总归自己是信主的服侍人员,如今做世俗的事情,会不会让人不理解产生想法?因他们与本人关系走得比较近,所以想征求一下我对此事的看法。今天借着这件事情,我就说说我的建议。

恕我直言!长久以来,基督教中有一种“属灵”的帮扶方式,看似很属灵,其实不解决一点问题。那就是“我为你祷告,让神赐福你,解决你的难题。”难道上帝不知道这位弟兄或是姊妹的难处吗?难道当事人在上帝面前的面子,没有祷告人在上帝面前的面子大吗?除了祷告就没有其他的帮助了吗?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千万不要遇到事情只说属灵的安慰话,没有行为上的帮扶呀!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神让我们看到这一切,就是让我们要有爱的表现。不是让你听到了或看到了之后,回过头来,再用祷告去告诉神。

除了这件事情搞错了以外,还有一件“圣俗”之分的做法也是不对的。恕我直言,有些属灵人惯用“不随同世俗”为借口,连弟兄姊妹都不爱,理由再充分,没有爱就是错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基督徒当表现出来的真兄弟。

我认为,信仰是要接地气的,信仰不是飘在天上的,只要符合圣经的教导,基督徒带点“俗气”是没有关系的,反而会因基督徒的大众化的所做,更容易被外人所接受。在做法上“入乡随俗”,绝不是把福音民俗化了。这点要分清。

就拿牧师遇到经济危机的事情来说,圣经不断强调,基督徒要彼此相爱!不可以看到弟兄有难袖手旁观。牧师也好,在教会做圣工的人也罢,都是凡夫俗子,也要吃要喝。不要一提“神家的工人”,就把在教会服侍的人完全属灵化,有事就交给神。

长久以来,教会一直跳不出凡事都交给神去做的“意识形态”,所有的问题都推给神。经常听到“这是神在熬练你,你自己要挺住!神会祝福你!”的话,在教会中兄弟的情谊就是一些属灵话语的安慰,很少有动真金白银的事情发生。这是不够的,爱没有行为是死的。

神建立教会,除了医治这地以外,还是让我们在地上就拥有爱的团契生活。神允许事情临到我们,是要建立我们治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不能只借着祷告,就袖手旁观等待解决的结果吧。教会一定要跳出“凡事交托给神”的“意识形态”。

就“礼尚往来”来说,也是有圣经根据的,主在路加福音6章38节说道:“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这是如今社会人际关系相处的黄金定律。不知道什么时候,“礼尚往来”变成基督教中很“俗”的事情了。教会中这种脱俗,无形中把教会在社会上边缘化了。其实,很多“俗”的话题,不应该成为我们争论的问题,什么能大过神的恩典和宝血的功效呢?“圣俗”之分,只会造成巨大的群体撕裂和社会矛盾,对福音没有一点益处。教会要完善神学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应当提升教会整体的治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做事,少说一些属灵的空话,这样比较好。

爱没有行为,就是死的;教会如果没有接地气的意识,不可能达成人们的共识;没有共识,就很难有人愿意接受我们的信仰;没有人愿意接纳我们的看法和观点,就没有基督信仰的未来。

祷告也好,宣告也罢,搞不清自己的身份,不能做到听命胜过献祭,属灵的口号只能让人的心变得无比沉重。基督徒要突破看不到自己责任和义务的盲点,要看到我们自己常常忽略的一些东西。要总爱做雪中送炭的人,不能光用属灵的口号安慰人,更不能去指责困境中的人,那是雪上加霜。

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所揭示了,人类的主观感受主要是来自于对比。教会只有在爱上胜过社会,那才能让人信服,教会才能有发展!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