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深秋的一个下午,灰色的十一月天空下,一辆面包车缓缓驶离弗吉尼亚州洛顿,车里坐着“监狱团契”的探访团队。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没有人愿意多说话。刚刚结束的探访让车内的空气沉重无比——那是臭名昭著的华盛顿特区惩教署,一个阴森、破败的地方。
红砖平顶的宿舍一字排开,囚犯们身穿运动裤和球鞋,三三两两在院子里走动。他们的日子将在铁丝网围困的牢房里一天天消耗。就是在这阴郁之地,知名作家琼妮(Joni Eareckson Tada)与一群主内弟兄相遇。在水泥地板、荧光灯闪烁的会议室里,她对八十名囚犯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些人曾在入狱后认识耶稣,如今渴望听见一句鼓励和安慰的话。
琼妮没有讲述抽象的神学,她单单谈到主耶稣那“够用的恩典”,祂的能力如何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囚犯们看见她无法动弹的四肢,看见她的轮椅,知道她自二十八岁那场意外以来,已经这样生活了十多年。他们体会到她的话没有漂亮的辞藻,而是血泪写成的真实。不同于他们之中有些人还能出狱,琼妮这一生却不能摆脱轮椅的囚笼。
当她讲话的时候,人群不断点头回应,口中低声呼应“阿们”。后来,她打破监狱的规矩,邀请几位弟兄与她一同唱起《奇异恩典》这首诗歌。感人的旋律在压抑的监舍里回荡,仿佛有一道微光穿透黑暗。
聚会结束的时候,琼妮被一群囚犯围住,身边站着荷枪实弹的警卫。琼妮问他们还要服多少刑期,有人只剩几个月,有人还有几十年。面对那些几乎看不到自由希望的人,她竟不由自主说出了心底话:想到自己还要在轮椅上熬过余生,心里也常常发软。她坦言,自己同样有“铁锁和栏杆”要忍受。那个时刻,琼妮与他们在痛苦与软弱中认同。或许她本应只带去安慰,因着圣灵的感动,她也道出了最真实的心声。
漫长岁月里的同一问题
时光流转,几十年过去。琼妮回望往昔,发现一个事实:瘫痪没有因时间而变得容易起来。四肢瘫痪,依然会有诸多不便。就像失明、慢性剧痛一样,人或许学会与之共处,学会克服障碍去完成事情,只是痛苦本身没有消失。
每一天,琼妮能清楚地感受到身体的限制:肩膀需要承担沉重头颅的重量,酸痛像潮水般一波波袭来;背部因长时间坐姿而僵硬、疲惫,每一个动作会提醒她身体的不自由;脖颈因为需要仰视站立的人而僵硬,抬一次头也会是不小的挑战。平凡的日子也常因轮椅而显得难以承受,洗漱、穿衣、转身、伸手,这些动作需要额外的意志力和耐心。
她承受身体的痛苦,心灵的压力也沉重。她经常会陷入对未来的思虑:会不会有一天,她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以至于连最基本的自理也无从谈起?丈夫如果受伤或年老,她该如何照顾?这些问题像无形的枷锁,让她感到无助和孤单。
感恩的是,在每日的痛苦中,琼妮也学会了捕捉微小的恩典: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手上的温度,朋友一句关心的话,祷告中上帝的同在。她逐渐明白,这些平凡的片刻,就是神赐下的“够用的恩典”,支撑她走过今天的软弱,而不必过早担忧遥远的未来。
琼妮的体验告诉我们:刚强是在痛苦中学会依靠神的力量,一天一天地走下去。纵然四肢无力、岁月漫长,当我们专注于今天所拥有的力量,便能发现,轮椅上的生活,也可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最初,她对上帝恩典的认识或许只有一点点。感谢主,就是因为那“一点”,支撑她继续活下去。琼妮逐渐明白,上帝的恩典不是一次性大量供应未来几十年的需要,而是“一日的力量够一日用”。
祂不会把明年的安慰、后年的力量提前交到她手里。祂不会“借”给她未来的勇气,好让她一劳永逸地应对所有未知。祂只赐下今天的恩典,让她靠着祂走过今天。
琼妮的经历让人感受到恩典的力量,而在中国的教会历史中,也有类似的见证。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教会面临严厉逼迫。许多信徒被关押、劳改,有家人失去自由多年,他们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仍紧紧抓住每日的恩典。我认识一位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被迫离开家乡,被安置到偏远山区,她的家人无法与她团聚。每天她要面对饥饿、寒冷、孤独和劳作的双重压力。
感恩的是,她在每一次祈祷中经历到“今天够用的恩典”。她学会不去担心未来何时能够重获自由,愿意每天专注于如何在当下坚持信仰、祷告、关心同伴。多年后,她回忆说:“每一天都靠主走完,日子再苦也能过去。”就是这样每日经验到的恩典,让她在漫长的试炼中保持内心的平安与喜乐。
阿姨的经历与琼妮的经历惊人相似,身处轮椅的限制,下放到偏远的山区,无论哪样的艰难,神的恩典就在当下供应,让祂的儿女一步一步走过艰难。
恩典的秘诀:一步一步,靠主而行
“关关难过,关关过”,是许多信徒的真实写照。生活的困境不会因信仰消失,许多时候,常常在风雨中显出人的软弱。然而,在一关又一关的难处里,恩典被经历、被证明。
那些处在艰难处境中的肢体告诉我们:他们并没有比别人更坚强。他们的坚持,不是靠意志或决心,而是靠神每日新鲜的恩典。这份恩典,让他们在监狱里与囚犯一同唱《奇异恩典》;让他们劳作的时候,依旧可以与主同行。他们学到的秘诀,是不要为还没到来的十年、二十年焦虑,乃是要忠心地活好今天。今天的恩典足以支撑今天的软弱。
我们每个人或许没有轮椅的束缚,也不必在牢狱中度日,但谁的生命中没有“铁锁与栏杆”?有时是疾病,有时是关系的裂痕,有时是经济的重担,有时是前途的迷茫。面对未来,我们很容易被焦虑压垮,会提前为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消耗心力。我们要看到,神没有应许把所有未来的力量预支给我们。祂应许的,是“你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因此,恩典的秘诀不在于逃避困难,而在于一步一步走过今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