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信心,向前一步

作者: 朱添瑜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0 17:42:03
分享与播放

每次读到《出埃及记》中那段描述——母亲再也藏不住婴儿摩西,就用蒲草编了一只箱子,在箱外抹上石漆和石油防水,将孩子放在其中,然后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丛中,姐姐米利暗就远远站着,想知道弟弟究竟会迎来怎样的结局——我心里总是深受感动。

为了弟弟能活下来,姐姐只能“远远站着”,她怕靠近会暴露弟弟的踪迹,又忍不住想守着他、护着他,这中间藏着多少忍耐与不甘!她不敢靠近,只能默默守望。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是米利暗无法预知的——当然,她也不需要知道,因为神早已安排妥当。人要做的,从不是追问 “为何”,而是全然顺服祂的带领。于是,就在母亲含泪转身、米利暗屏住呼吸的时刻,载着弟弟的蒲草箱,顺着尼罗河的水流轻轻漂荡开来。

这位救起摩西的法老女儿,据史料与经文细节推测,很可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赫诗苏特公主。她的丈夫是异母兄长,时任法老杜得模西二世。可赫诗苏特自己始终没有生下儿子,而法老与妃嫔所生的儿子成了王位继承人。所以,当她在河边发现这只装着婴儿的蒲草箱时,必然认为这是埃及诸神赐给她的孩子——一个能让她合法延续王位继承的希望。可以想象她当时心头涌起的欣喜!

法老女儿到河边洗澡,身边必然有人守卫。而米利暗,一个身份低微的希伯来奴隶女孩,却敢于从藏身处走出来,一步步走到公主面前——这就是信心的力量!我常对儿子说:“神不会替你迈出那关键的那一步,但只要你愿意先抬脚开始走,祂必与你同在!”我们总说 “等准备好”,可这种过度等待,迟迟不肯行动,其实也是对神缺乏信心的表现。

就像《士师记》中以色列人明明握着神应许的 “流奶与蜜之地”,却因害怕那里的居民、怀疑自己的能力,迟迟不敢进去得地 ——表面看似是对自己没信心,其实是对神没信心。人若太体贴自己的软弱,靠着自我的小聪明、小算计,以为不向前就是安全,最终反而错失神预备的恩典。

这世上有多少人,因犹豫不前,白白浪费了属于自己的应许之地的机会——那种暂时的安全,看似稳妥的 “不行动”,却可能让我们错过神所预备的、那转瞬即逝的时刻。机会往往只在瞬间,等你自认为想全了所有风险、学好了所有本领、可以上手了,机会也没了——于是开始对着自己发脾气,怪自己当初不够果断,在后悔里反复拉扯……越来越陷入对自己不满意的苦毒里无法脱身……现代人最常说的词就是“焦虑”;最常陷入的情感也是“焦虑”—— 我想,这大概就是很多人焦虑的由来吧。

这些天我也因为一件小事陷入了焦虑。后来我把整件事情复盘了一下,一遍遍问自己为什么会焦虑?后来总算想明白了,我“焦虑”的原因,无非是“想变好的本心”对于“原地不动的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不满意。有想法却没有行动:害怕向前一步、害怕改变、害怕太多的事情……捆住了手脚,所以才什么都没做,只在原地空着急。

想通之后,我就一直鼓励自己,默念“主与我同在”,后来我着手去做了才发现,原来这件事也不是那么难,因为实实在在动了手、有了进展,我心里就有底了,心情也跟着变好了——原来焦虑的本质就是什么也不做,越不做,越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越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能到哪一步,最后只能在 “想” 与 “怕” 里越陷越深!

我们必须承认,很多事都不是 “等准备好了再做”,而是要边做边学,甚至需要一点“冲动”——就像米利暗那样!她没有预备好说辞,但她带着对神的信心冲了出去。神就赐给她应对的智慧——她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叫一个希伯来妇人来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法老的女儿说“可以。”她就去叫了摩西的母亲来。

米利暗的上前一步,看似简单,却是凭着信心接住了神的预备。正好说出了公主此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容易答应的事。神已经为我们预备周全。现在要看我们的了——是否愿意像米利暗那样—— 放下 “怕不够好” 的顾虑,凭着对神的信勇敢迈出那一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