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信徒涌入城市教会: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者: 多明我之锤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10 14:08:33
分享与播放
城市

南方某城市的年轻同工告诉我,他们教会信徒结构这几年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来自东北某省的弟兄姐妹大量涌入,不少人成为核心同工,本土教会的文化生态遭到了“冲击”,因而感到忧心忡忡。

事实上,这是当前中国不少城市教会的普遍现象。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来到城市里打拼,改变了诸多城市的地域人口结构。而教会同样如此,有些农村的弟兄姐妹涌入城市,在增加城市教会信徒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教堂信徒结构的变化。

外地信徒涌入城市后,他们出于抱团、互助的需求,往往同乡的弟兄姐妹集中居住,并到附近的教会礼拜、侍奉。而且教会也是他们在异乡业余生活的重点,因此他们会比当地信徒在侍奉上更为热心,从而很容易成为团契、小组的核心同工,出现那位年轻同工所说的情况。例如,我知道某个教会原来以当地人为主导,但现在基本以河南某城的肢体为主了。

外乡人涌入城市教会的情况总体来说是积极的。首先,教会为这些异乡客提供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让他们得以在此敬拜上主,并获得彼此相爱的需求,这无疑体现了教会的爱心,是一件荣美的见证。

其次,他们的进入也会让教会各项事工变得红火。因为他们基本是以教会为家,自然会尽心尽力去侍奉。从我的观察看,很多事工完备的教会正因为有不少新鲜血液输入,从而实现了复兴。

当然,这种现象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有的同乡人在教会中形成规模后,有时就会形成小团体,把持着某些事工部门。而包括本地人在内的弟兄姐妹很难融入进去,从而出现了教会中的山头,这容易引发一些矛盾,甚至影响教会的合一以及事工的开展。

另一方面,大量外来信徒的涌入可能也会导致当地教会文化的消亡。南方不少教会都与当地方言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在讲道、赞美方面都会使用各种方言,形成了独特的教会文化。可当外来信徒成为主导后,为了照顾他们的需求,原有的方言敬拜与讲道就逐渐消失了。这是导致有些本地信徒不满的重要原因。

我们必须清楚,普天之下的教会都是一家人,而没有地域的隔阂。不同地方的弟兄姐妹在一起时,都必须彼此相爱,同心合意,兴旺福音。而不以地域形成山头,相互排斥,这样既不符合信仰,也影响教会发展与信徒成长。

当然,作为外来的信徒,可以通过学习融入当地教会文化。就像当年传教士来到中国,都在学习当地语言,为的是更好地在此传播福音。而在当代也有不少外来信徒学习方言,掌握了本土的敬拜方式。这种做法确实能更好地减少不同地域信徒之间的张力,有利于教会的发展。

同时,本地信徒也要秉持上主的真理,以包容的心接纳来自各地的弟兄姐妹,让他们得以在城市教会获得温暖,将此当做自己的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美好、和谐、拥有见证的教会。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