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生命中的老我:从自我感觉良好到真实谦卑

作者: 希兰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07 21:51:06
分享与播放

看到这样一个幽默故事:一位牧师以讲道长著称,每次都要讲两个多小时。有一次,他照常滔滔不绝地讲道,信徒们实在坐不住了,就一个个悄悄离开。最后,只剩下靠近门口处还有一个人在坚持听。牧师讲完后热情地与这位“唯一的听众”握手,说:“你是我最忠实的听众,感谢上帝!”没想到对方回答:“是的,牧师。不过我必须等你讲完才能走,因为我是教堂看门的。”

这虽然只是一个幽默故事,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而真相往往令人难堪。

一、自我感觉良好是对自己的过分信任

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察觉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不会主动寻求改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优秀,不需要外界的反馈或帮助。这种心态会让人错失成长的机会,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工作失误。过分的自信若缺乏实际能力支撑,最终只会沦为盲目的自负。

在教会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我曾遇到一位同工,每次讲道都要持续一个半小时(而我们教会正常的讲道时间是50-60分钟)。起初大家都不好意思提意见,毕竟是在听道。但久而久之,有些弟兄姊妹向他委婉提出建议。没想到他的回应是:“这是圣灵的感动,我也控制不了。有耳可听的人有福了,听不下去的人都是不爱主的。”这样的判断正确吗?难道听不进冗长的讲道就是不爱主?为何不反思自身的问题?为何其他讲员不会这样?这样的论断未免过于自傲了。

二、自我感觉良好会使人失去客观判断

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变得十分主观,逐渐丧失客观判断的能力。他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而非神的准则来衡量事物,忽略外界的真实反馈。这种主观性会导致他们选择性接收信息,只关注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久而久之,他们的判断会被个人偏见左右,即使在明显需要调整的情况下,依然固执己见,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作为跟随主的人,我们应当学会安静在神面前,按照神的标准来分辨和衡量各样的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需要学会观察他人反应并倾听建议

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常常忽视周围人的感受和反馈。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评价过高。这种心态可能源于对外界信息的迟钝,或是对他人意见的抗拒。无论如何,这种状态都会使他们在生活和事奉中遭遇不必要的挫折,因为现实终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醒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需要靠着主的恩典谦卑自己,对他人保持耐心和包容,虚心接受建议。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神为中心,学会用神的眼光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造就他人。

按照人的本性,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标准当作绝对。但作为跟随基督的人,应当尊主为大,以基督的心为心,体贴神的心意,行在神的道中,这才是真正的蒙福之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