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被遗忘的圣灵
在今日教会中,圣灵似乎成了一个“敏感话题”。一提起圣灵的工作,许多人立刻联想到极端灵恩现象,甚至担心被贴上“灵恩派”的标签。于是,许多牧者选择避而不谈,信徒对圣灵的认知也日渐模糊。然而,圣经却清楚地告诉我们:“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参林前12:3) 教会若没有圣灵的运行,就不过是宗教组织,而非基督的身体。
今天,我们需要回归圣经,重新认识圣灵的工作,超越宗派标签,让圣灵的风自由运行在教会中。
一、圣灵:教会的生命之源
圣经启示,圣灵是三位一体神的第三个位格,绝非某种“神秘力量”,而是神亲自运行在信徒中间。主耶稣明确应许“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来”。
圣灵的工作包括:使人重生——这是得救的起点;内住在信徒里面——引导我们成圣;充满信徒——赐下能力活出基督的生命;赐予恩赐——为要建立基督的身体。
然而,当代教会往往只强调“真理的教导”,却忽略了“圣灵的能力”。保罗提醒我们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是否只注重“正确的教义”,却失去了“圣灵的能力”?
二、为何教会回避谈论圣灵话题?
1、对极端灵恩现象的担忧
一些肢体因见过不合圣经的“圣灵表现”(如过度情绪化、混乱的方言等),便对整个圣灵工作产生抵触。但纠正极端的方式,不应是回避圣灵,而是回归圣经的平衡教导。
2、神学传统的束缚
某些宗派因历史原因(如反对灵恩运动),形成“反圣灵倾向”,甚至将“圣灵充满”等同于“灵恩派”。 但五旬节的圣灵浇灌是所有信徒的共同产业,不应被某一派别垄断。
3、个人经历的缺乏
许多牧者同工自己未曾经历圣灵的洗和充满,自然难以带领会众追求。但耶稣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吗?”
三、教会领袖需要先被圣灵充满
“圣灵的洗”和“圣灵充满”不是某个派别的专利,而是所有信徒应有的经历。
1、圣灵的洗:归入基督的身体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这是每位信徒重生时的经历,使我们与基督联合。
2、圣灵充满:得着能力服事
主耶稣明确吩咐:“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五旬节后,彼得、保罗等人都被圣灵充满,放胆传道、行神迹。
今日教会需要:
牧者被圣灵充满,使讲道不仅有知识,更有生命;
同工被圣灵引导,使事工不仅有活动,更有能力;
教会复兴的关键,不是更好的节目,而是更多的圣灵!
四、追求圣灵工作的平衡之道
1、回归圣经,避免极端
圣灵的工作永远符合圣经,不会鼓励混乱。例如方言是恩赐之一,但不是得救或属灵的必需标志。
2、渴慕圣灵,但不追求感觉
圣灵充满的表现不一定外在的“倒地”或“大哭大笑”,而是内在结出“圣灵的果子”和外在显出“权能的事奉”。
3、保持真理与灵性的平衡
主耶稣教导:“神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健康的教会既要有扎实的真理根基,也要有活泼的圣灵运行。
结语:让圣灵的风再次吹起!
亲爱的弟兄姊妹,圣灵不是“某个派别的专属”,而是“所有属基督之人共同的产业”。
今天的教会需要:
牧者同工先追求圣灵的充满,才能带领会众进入更深的属灵生命;
信徒个人渴慕圣灵,不再满足于宗教仪式,而是经历神的同在与能力;
教会整体回归圣经的圣灵观,既不惧怕,也不极端,让圣灵自由运行。
让我们效法雅歌中的新娘的祷告:“北风啊,兴起!南风啊,吹来!吹在我的园内,使其中的香气发出来!”愿圣灵的风吹遍教会,带来真正的复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