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非终章”:年长信徒的受难日聚会,悲伤却不绝望

作者: 玖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8 22:11:56
分享与播放

在这个清明未远、春风微凉的周五下午,一场庄重的受难日纪念礼拜,在一间高龄教堂中缓缓展开。因为正值工作日,年轻人大多仍在办公室奔波,这一场聚会的参与者几乎都是年长的弟兄姊妹。在今天,他们带着丰富的生命阅历和信仰积淀,一同走近那位为人类受苦、受死的主耶稣基督。

这是一场讲论死亡的信息,然而气氛却不绝望。讲台上方高悬的蓝色横布上写着黑色的几个大字“耶稣为我们而死”,字体古朴却不失清明,浸润着岁月的坚韧,又兼具赤子之心的纯净。白玫瑰和蓝色的不知名小花锦簇出清凉感,正中间又特意摆上百合花团成的十字架。阳光穿过彩绘玻璃,折射出七彩光点,映落在会众身上,伴随赞美声晃动。

诗班献唱《纪念主耶稣》,低回婉转,轻轻泣诉。歌词回顾耶稣降生的谦卑、受苦的孤单与十架的痛苦,而后半段,则引领信徒思想自己的回应——愿意走十字架的道路,甘心顺服主的引导。整首诗歌如同马利亚的吟唱一般轻柔,仿佛声音太响,就会触碰到耶稣身上的伤痕。但那信心的音符也在不断增强,带出敬拜的力量。

证道环节,牧者以马太福音27章45至56节为主题经文,带领大家默想“耶稣死在了十字架上”的核心信息。她回顾了此前受难周的默想——荣耀日、权柄日、训诲日、静默日、团契日……而今日,也就是受难日,是最沉重却也最有盼望的一日。

讲道指出,耶稣的死带来两个震撼的改变:其一,是圣殿幔子的撕裂——象征人与神之间因罪隔绝的障碍被完全除去。从此,凡信靠耶稣的人都可以坦然无惧来到神面前;其二,是坟墓的开启与圣徒的复活预兆——表明耶稣已经胜过死亡的权势,成为复活的初熟果子,使所有信他的人都得着永生的确据。

讲道中特别提到一位老弟兄的见证,在牧者看望他之前,他已早早为自己穿好寿衣,临终前安然地说:“主啊,我的时候到了,你要来接我。”牧者说,这样的平静与坚定,正是信耶稣的人对死亡毫无惧怕的真实写照,因为他们知道:死亡通向的不是未知,而是要与亲爱的主耶稣相会。

接着,牧者带领大家思想“十字架下的人”:有百夫长与看守耶稣的士兵,在目睹耶稣断气后惊呼“这真是神的儿子”;也有那一群不离不弃、一路陪伴耶稣到最后时刻的妇女们。她们的勇气来源于真实的爱——“爱里没有惧怕”。牧者邀请会众也一同自省:我们爱主吗?我们爱主的心又有多深?

她在讲道最后提醒大家,耶稣的死在人看是失败,但在神眼中却是得胜。因为三天后,坟墓要空了,耶稣要复活。他的复活不仅是历史事件,更是我们信心的根基、盼望的泉源。

整场聚会在柔和但坚定的祷告中结束。虽是谈死亡,但并不悲观;虽有哀伤,却充满力量。老年信徒们的安静回应,成为对年轻世代最深的提醒——那位为我们而死、为我们而复活的主,至今仍活着。若你知道将去何处,那么死亡将不再可怕;信心使老去的生命仍然昂首,仰望那复活的清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