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历史文化内涵。而在北欧五国中,都采用了十字架的图案,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世纪时,北欧人是令欧洲人闻风丧胆的海盗,他们生活在今天的斯堪迪亚维亚半岛。驾驶着轻便的船舶,在欧洲各地劫掠,给当地人带去了无尽的苦难。
可战争、劫掠往往也伴随着文化交流,维京人在于欧洲人的接触中,逐渐认识了基督信仰。早期维京人主要信奉奥丁、托尔等神灵。可在公元九世纪时,法国宣教士安斯加来到了斯堪迪亚维亚半岛,与当地人一起生活了四十年。虽然他的传教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但却让不少维京人第一次听到了福音。
就这样,随着更多欧洲传教士到来,基督信仰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1015年,挪威国王奥拉夫二世开始接受福音,教会开始在北欧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12世纪时,埃里克九世成为瑞典国王,他如同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一样,在全国推动基督信仰。让国民纷纷放弃奥丁等多神崇拜,归向独一真神基督。就这样基督信仰开始成为维京人的主流宗教,成为其文化血脉的一部分。而维京人也在皈依基督后,逐渐减少了对外劫掠,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至今北欧仍是全球较为安宁的地区之一。
由于基督信仰成为北欧人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教会的象征十字架自然也成了他们国旗的图案。一般认为,在1157年,埃里克九世征伐芬兰,他在出征前向上主祷告,祈求得到主的同在。忽然间,他看见天上的金色阳光在蓝天中,呈现出十字光芒,他认为这是上主对他的启示,于是以金黄十字架和蓝底作为瑞典的标志,而这影响了日后北欧五国国旗的样式。不过瑞典并没有一开始以十字旗作为国旗,直到1906年才正式确定。
有些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使用国旗是丹麦(有待进一步考证)。而其起源则与君士坦丁大帝的故事有些类似。据说在1219年,丹麦胜利王瓦尔德玛·维克托里斯与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发生战争。双方在隆达尼斯爆发激战,而丹麦军在一开始出师不利,节节败退,全军陷入困境。
在这危急时刻,一面带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一个丹麦士兵将其高高举起,并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麦军队奋勇作战,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面旗帜是罗马教宗赐予丹麦的,因而以此为国旗。
此后,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在建国时,纷纷参考丹麦十字旗的样式,只是颜色有所区别而已。从而也让十字旗成为北欧五国国旗的样式。这体现了基督信仰在他们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