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海泉,山西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感军村人,翼城县基督教会长老。生于1924年,从小跟随母亲信主,信仰根基稳固,一生为教会做了大量工作,在信徒中间威望很高。
追溯他信仰的根源,是受母亲的影响。五岁那年,他跟着母亲逛庙会。会上,母亲遇见了张金銮和卫芍药两位姊妹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很受感动,悔改归于耶稣基督的名下。这深深影响着五岁的上官海泉,福音的种子就此扎在了他幼小的心里。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上官海泉慢慢经历神的同在,认识真理,走上了服侍的道路。
上官海泉为父亲因病英年早逝而立志学医,并干出了一番成绩,救人医病在里砦乡镇,甚至全县也颇有名气。1957年,34岁的他终于被调往里砦镇医院任主治医生。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不幸被打为右派。批斗派质问他:还信耶稣吗?不信就任命你做里砦镇卫生院院长,要信就开除回家。他说:“耶稣基督是我的信仰,是我一生的信念,我不敢说我不信。”就这样,8月底,他被开除,回家做了农民。
当了农民的他也不甘清闲,联络村里的有志之士,拜访县上的科研干部在村里办起了夜校,请技术员为老百姓讲种地的科学知识。可村长(原文革队长)硬说他是借办夜校图谋发展基督教,想夺权。于是,又给他扣上了五类分子的帽子,并处以管制十年的处置,随时听候传审批斗,并不允许他给任何人看病。一直到后来,儿孙们都长大了,他才开始放下家庭重担,各处聚会传福音。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生活公式即是:罪人——忙人——科技人——流浪者——服侍者(神的仆人)。
改革开放后,教会活动恢复正常了,1981年,云唐村卫国礼弟兄被县委县政府提名为县政协委员。1982年,上官海泉弟兄被按立为翼城县基督教会长老。不久,卫长老因病去世。上官长老接任卫长老的政协委员职务,后来当选为县政协常委。不长时间,县委县政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房产政策。(其实,自1956年起,教会就向县政府反映教会的房产问题,后来1958年大炼钢铁,1966年文化大革命,上官海泉这些被管制的对象,谁也不敢提教会房产问题。在此期间,教会就一直没有固定聚会的地方,白天不敢聚,晚上偷偷聚,长老所有的书籍都被没收了,只一本《圣经》藏在鸡窝里才幸免一难。)1982年,红旗杂志刊登了中央19号文件,政策放宽了,他才敢到县上反映房产问题。
原城内一完小(现在的翼城四中)即是解放前我县基督教会旧址。由于时间过久,领导也换了数届,解决起来也不容易。就这样,一直到1998年,教会从里砦镇感军村的个人家里(高成景长老家里)搬到县城,上官长老组织教会主要同工在县城西关村租赁了一所民宅作为暂时聚会点。当时,有的人说他是胡闹,要逮捕长老。长老说:我一生勤劳为教会,在人不理解的前提下坐牢也没关系。后来,他又找到当时的副县长吴文生、书记郑文,两位领导答应慢慢解决。有了这话,上官长老就和高成景长老、李崇羔执事开始不停地往县政府跑,跑了不下百趟。
终于,在1999年7月,教会的房产问题得到了解决。经各级领导与部门的审批,在城内村西门外坡上批了4.2亩地。当时,那片地是一片荒滩,信徒们自发起来平整土地。之后,县上拨款25万元,加上信徒奉献和转借的一部分钱,教会大堂(现西关堂)终于盖了起来,彻底结束了信徒聚会无固定地点的历史。
大堂盖起后,上官长老就住在了教会,以教会为家,一边服侍神,一边为弟兄姊妹看病。他体恤弟兄姊妹生活疾苦,看病从不收大家的诊断费,还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花最少的钱,跑最少的腿,治最难的病。弟兄姊妹中间有困难的,不要说医药费,甚至有的弟兄姊妹来看病,说起孩子上学拿不起学费,他都能无私地奉献出来。也有不信的人来他那儿看病,他就一边给人看,一边给人家传福音。他医治的病人很多,传扬的福音更多,信与不信的人都十分敬重他。
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在同工心里,他是领袖,是榜样,是教会众多同工的主心骨;在群羊心里,他是头羊,直到他病倒卧床不起。最后,于2012年因病医治无效离世被主接走,享年88岁。
(本文作者为山西临汾一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