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孔祥锦牧师的《证道与解疑》一书,在其中的《谈“信神”》一文中,开篇就提到关于有神学院的同学与他交通的一个问题。事情发生在1988年,一位同学说:“孔牧师,你知道吗?我们毕业班里,还有个别同学怀疑有没有神呢!”孔牧师的回答是:“这件事情既希奇又不希奇,因为神学毕业和笃信真神,这两者之间既应该画等号,又不能一概地画等号。原因是人对神的信仰与认识,本来就不是千篇一律的。你的同学能够坦率直陈,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所以,我们不应该为此而对他有反感,而应该在神面前为他代求。”
简单来说,每一个人的信仰都需要经历,普通的信徒也好,义工也罢,甚至就是神学生也不例外,都要有信仰上的蒙恩经历。而在这信仰上的经历,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各有不同。多数还是不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更没有什么“速成法”。按照孔牧师的观点,可分为以下的这三个步骤,即:顿悟、渐进、返本。
所谓“顿悟”,便于理解的词汇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如“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基督徒的悔改是源出于圣灵的动工,使人悔罪,使人猛醒,使人更新。正如经文记载“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所谓“变成新的”,就是人能够彻底地对付和远离曾经的老我和私欲,继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拿我自己的蒙恩经历来说,与这也是很符合的。曾经的我不要说是读神学与侍奉,就连正常的读经与敬拜都是不可能参与的。所关注的重心也不是永生的福分,而是今生的钱财,心里只想着钱,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对跟随主这件事是坚定拒绝,甚至还极力反对自己侍奉十几年的父亲,认为他的侍奉实在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不如挣钱实在,那才是最好的。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圣灵的感动和光照下,竟然突然悔改。虽不能与那些上帝的忠心仆人相提并论,但悔改的经历是类似的,都是突然被主光照,眼泪止不住地流,后来竟然主动读经与敬拜神,甚至愿意侍奉。这或许也算是“顿悟”的一种吧。
所谓“渐进”,乃是“因为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赛55:8-9)。人们对神的认识和理解,往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磨炼和体验,才能有所领悟。所以有人说“信仰是需要经历的”。不经过患难,不知神的慈爱;不遭遇曲折,不知神的公义;不经过“死荫的幽谷”,难知神的信实;不蒙神的光照,不知神的奥秘;未得过神的赦免,难领会神的宽恕。保罗直到晚年,才明白:“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且说“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保罗讲这些可不是因为他没有经历,正是因为他经历太多才更明白。为信仰的付出,被别人的鞭打,为传福音经历的苦难,甚至多次险要丧命,这些不是苦难,而是在神那里的福分和荣耀。这些不但没有使他信仰退后,反而认识更深。
约伯的经历大家再熟悉不过,在饱经苦难之后,才知道自己过去对神的信仰与认识是那么的肤浅,他由衷地向神发出了心底的呼声:“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5-6)
所谓“返本”,乃是指越是在信仰上竭力追求,在灵程上不断奋进的人,越会有自知之明。简单来说,一个越认识神恩典的人,就越认识自己的卑微;一个越认识神慈爱的人,就越会认识自己的有限。
所以有这样的俗语“满瓶不响,半瓶咣当”,一个越有智慧和层次的人,就越不会到处炫耀,又或者故意使人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反而是那些只懂一些皮毛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懂得比任何人都多,甚至有种知晓一切的味道。在属灵生命中也是如此,越有生命和认识的人就越会回到上帝的面前,坚定仰望主,而不是高谈自己的学识和经历。
中国当代神学家赵紫宸博士,穷毕生智力于神学领域的探索,流传至今的《赵紫宸文集》,仍是经典之作。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在他年过九十高龄之后,写给骆振芳教授的信中说:“我现在正重读《圣经》。”这真是为他一生的探求画上的一个“返本归真”的句号。
不论是从《圣经》的人物,又或者是曾经主的使徒及一众忠心
且重用的仆人,他们的经历都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思考。今日跟随主之门徒,亦当如此,谦卑主前,静心等候且思想,以用实际行动回应主之丰盛恩典。这可谓是最好、最美、最荣耀之福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