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们总是热衷于把教会的荒凉(如事工开展不起来、信徒少、没人传福音等问题)归咎于教会人才少;而人才少的一个主要且关键的原因就在于那些起来服侍的人没有得着足够的供养,以至于无法把全部心思放在服侍上,很多时候他们还要像彼得、保罗等人一样,需要“下海打鱼”、“支搭帐篷”,以赚取生活费用。
如此就导致了传道人“人在曹营心在汉”,无法也无力把全部心思放在服侍上,以至于教会变得荒凉,无人牧养、无法有效开展事工。正是因此,很多人以为只要教会给予传道人足够的供养,让他们在生活上无忧且有余,那么教会荒凉的局面定会得以改变,用不了多少时日,教会定会得以复兴、兴旺。
果真如此吗?其实并不一定,为什么呢?
有一个地区性教会,由于教会的事务、教务等管理权皆掌握在专职教牧人员的手里面,这为专职教牧人员做各种事情大开方便之门。他们在众多的决策中,就有个关于专职教牧人员薪水提升的。经过提升,最基层传道人的薪水都能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三倍左右,大致上相当于当地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
传道人的薪水整体提升之后,也在一些事情上带来立竿见影的好效果。有哪些呢?一是传道人可以靠着教会发放的薪水度日,且有余;不需要再下海打鱼,为生计发愁了。二是教会招人也方便多了。只要教会发布需要信息,马上就可以招到受薪的传道人,根本不用为没有传道人而发愁。
除了以上好处之外,其实,传道人的相对高薪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教会的支出压力大。这个地区教会属于整体运作模式,除了一些城区教会的收入比较可观之外,一些乡镇教会收入少,往往发完薪水之后就所剩无几,别说拿钱建设教堂了,就连日常水电等开销都捉襟见肘。紧接着就是第二个问题,这事引起了一些信徒的不满,他们认为奉献的钱都被发薪了。
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教会的发展上。传道人拿相对不错的薪水,其实无可厚非,他们也需要生活,也有七情六欲。如若是传道人能把教会带领好,开展好各样事工,信徒在数量上、质量上皆有所提升的话,那也不会被别人说什么。只是,十多年过去了,教会信徒只减不增,奉献收入只减不增,这让教会信徒及同工们怨言满天。
而且,相对高薪也连带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比如一些传道人会谋求甚至用手段争取更高的位置,因为位置越高,其所代表的不仅是权力大,其实还有非常现实的好处,那就是工资高;只要比同行高出了一个位置,那么工资就会高出一截。甚至更有传道人因此钻进了钱眼里,一旦到了更高的位置,也就不再单单满足于工资,乃是谋求工资以外更高更快的收入。
从这个地区的例子可以看见:传道人薪水的高低并不能与教会的兴旺相挂钩。虽说专职传道人既然把人生都奉献给了教会,教会就应当承当责任,但这只是责任的范畴,并不能与教会的复兴、兴旺联系在一起。当然,一些事情也需要说明白:并不能仅以此事来断定传道人一旦拿了相对较高的工资之后就会变坏,也不能断定传道人就不可以拿工资。
在此强调的重点是,传道人薪水的高低其实与教会的兴旺甚至发展并无直接的关系。当然,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若是教会解决了传道人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那么自然就是给传道人提供了无忧的服侍环境;有了无忧的服侍环境,自然就会有益于教会。然而这只是外在条件,并不是教会能兴旺发展的关键之因,那教会发展的关键之因又是什么呢?
若是单从传道人的角度而言,其实关键之因在于奉献和委身。我们看见使徒时代的保罗、彼得等人,他们并没有什么报酬,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地在传福音,但却引领了教会的发展与兴旺。为什么呢?简而言之,因为他们不计报酬,且把全人奉献出去,燃烧了自己,引领了当时教会的发展兴旺。因此,教会发展兴旺的关键之因,在于奉献、在于舍己,这是每一位传道者要抓住及持守的底线。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