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刚度过了四十天的大斋期,在这期间大家最注重的可谓是禁食了。某教会的二十一天禁食祷告会每晚座无虚席,连走廊都坐满了人。教堂院内和外面的马路边停满了各种车辆。禁食祷告会仿佛一场盛宴,让平时忙碌的、疲惫的、软弱的信徒们,在这时候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扰。
禁食过后,大家互相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禁食了吗?”“是怎么禁食的?”当有人坦言自己没有禁食时,往往会招来一番责备,紧接着就是长篇大论的教导。有位姊妹说,当她说自己没有禁食时,被“教导”了一个多小时,她是有口难辨。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究竟要怎样对待禁食这件事呢?
首先,禁食与否并不会影响我们与神的关系。禁食是我们在神面前表达敬虔和悔罪的方式,但不禁食未必就意味着缺乏敬虔之心或生命不够成熟。是否禁食不影响我们信仰的根本问题。
每个信徒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人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禁食,有人因工作或家庭责任难以坚持,还有人可能在信心上尚未预备好。但这并不代表对方就不属灵,或者不是真正的信徒。
因此,我们既不该随意指责那些没有禁食的人,也不要以禁食来自我标榜。真正的禁食,不仅是停止进食,更是要约束自己的口舌,更新自己的心怀意念,最终让生命结出属灵的果子。
也不是禁食的人或禁食越多的人就越属灵,越有生命,重要在于我们禁食的心态。我们是真正为世上的事预备心灵,还是仅仅为了走个过场?是出于对神的渴慕,还是为了宽慰自己内心的焦虑,好让自己觉得“没有在信仰道路上掉队”?
先知以赛亚曾说:“这样禁食岂是我所拣选、使人刻苦己心的日子吗?岂是叫人垂头像苇子,用麻布和炉灰铺在他以下吗?你这可称为禁食、为耶和华所悦纳的日子吗?”(赛58:5)神所看重的,从来都是人内心的真实光景。但人却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把外在的宗教行为当作亲近神方式,这是很大的误区。就像一面说“天天寻求神”,一面却抱怨“我们禁食你为何不看见”的人一样(赛58:2-3)。
耶稣教导我们:“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唯有发自内心的敬虔,才能神所悦纳的,以此带出来行为也是神所喜悦的。
其次,禁食是教导我们学习节制的生活。无论选择禁食与否,都要过节制的生活。人性的贪欲体现在很多方面,而对食物的渴求尤为突出,因为它关乎人的生存。当我们谈论禁食时,也当明白要禁止生命中其他方面的欲望。
以色列人在旷野,不是他们吃肉的行为本身惹动神的怒气,而是背后显露的贪婪心态。神创造万物就是给人类的,而且祂也眷顾自己的子民,愿意把更好的赐给他们,所以贪婪不仅多余,更是对神信实的怀疑。
不贪食好酒,合理饮食,让五谷滋养身心;不妄图虚名,放下自己,让心情愉悦,把空间留给神;不贪图财利,免得劳心劳力忘记神;不把持权势,免得迷失自己,与神隔绝。
禁食的意义在于培养人与神同行的属灵境界。这种境界的获得,不在于外在是否禁食,而是我们需要谨守己心,吃也是为身体与神的缘故,不吃也是为身体与神的缘故。
世间繁华,但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春天宜人,太阳落处是永恒。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陕西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