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探讨的“小教会”不仅仅是教堂规模小,也包括信徒规模少、奉献款非常少、有宗教场所许可证的教会(活动点)。
当我们深入到乡镇、村屯的小教会(包括有合法手续的聚会点)的时候,会发现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教会信徒所剩无几,少的甚至只有六、七个人,面临着入不敷出、甚至根本无法维持起码的费用的状况,更谈不上传道人的微薄的补贴了(不是工资)。面对这种小教会不景气的、难以生存的状况该怎么办?有基督教两会的领导反映:有的小教会主动找到他们要求解散,把宗教活动场所许可证作废;有的要求合并,不再独自的苦苦支撑下去了。就是说,放弃了教会,因为无法维持生计;有的已经暂停聚会,就等合并。
这种状况不是个别的,确实是很多小教会当前的处境。其原因都是众所周知的:经过三年多的疫情影响,一些信徒不到教堂聚会已成为习惯了;有的老信徒已经归天家了;有的信徒到子孙那里去了;年轻的信徒已经不在农村而进城了等等。
这样的小教会路在何方?鉴于此,笔者有以下的建议。
一、该放手就放手
放下也是一种出路。无法维持、不能坚持的小教会、活动点,还真的就不要再坚持了,也不要再维持了。这样的坚持没有什么益处,也没有什么意义,坚持、维持也是朝不保夕。
有一个不足十人的村里的教会,就在负责人的家里,他儿女不在身边,老两口为信徒服务,破旧的房子,谈不上是教堂,就是一个有许可证的聚会场所。负责的60多岁的老弟兄有点衣冠不整,满脸的沧桑带出来愁容。接我的那天,他开着一辆自己老旧的,好像是应该淘汰的“微面”,油钱也是自掏腰包了。他和我诉说了教会的艰难、不易。我问:奉献情况怎么样?他说:哪有啊!都是老弟兄、老姊妹,没有退休金。县里两会在春节探访的时候送的油,有的老姊妹转卖给小卖店,然后把钱拿来奉献;参加县里两会培训,往返的路费都是我给出的……
不容易!真的挺难!这些小教会的教堂破破烂烂的、信徒寥寥无几,传道人还要自费来维持教会的开支,基督教两会和“大教会”也是鞭长莫及,无法牧养会众,也不荣耀神。将来也难免面临管理部门的整顿、合并、重组。与其这样,不如明智一点,早做打算,这样可以减少、避免教产(主要是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损失。
这里还有一个思路,就是“精兵简政”。有的“小教会”实际教堂规模不小,只是信徒少。那就要缩小教堂的实际使用面积、减少专职同工,可以将剩余的部分教堂作为出租,以增加收入。
但是出租的教堂要“宁缺毋滥”,尽量避免与教堂正门并列。笔者曾经看到有的教堂多余的房屋出租后,商家的牌匾比教会的标识“基督教教堂”还大,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还有的教堂将教堂部分房屋出租给娱乐场所,整天的世俗音乐嚎叫和歌声震耳,既影响了教会的正常聚会,也有点与教堂的庄严氛围不和谐。
二、尽量不要吊销宗教活动场所许可证
宗教活动场所许可证是为了教会合法使用宗教场所,需要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申请的一种许可证。这个许可证的申请办理核准要求是非常难的,尤其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新的是不可以办理的。
有了这个许可证,我们的教会就可以合理合法的在教堂聚会,否则就是非法聚会,这是国家法律给我们的一个保障。我们不能因为教会不景气,就轻易放弃这个许可证。我们有了这个许可证的教会平时可能拿这个不当回事儿,而那些申办了多年的、有一定规模的教会会想申办这个许可证,那是望尘莫及的,所以说这也是我们教会的一个无形的资产。
即使我们的教会维持不下去了,许可证也不能轻易的上缴、作废,那样损失太大了,可以保留,以待时机。
还有一个办法,叫做“带证整合”:就是难以维持的、有许可证的小教会可以和那些信徒较多但是没有许可证的教会整合(重组或者说是合并)在一起,即你有信徒和实力,我有合法的手续,这样的整合属于那种证照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不妨试试。
但是要记住:许可证可不是“商品”。有一个有数百人的活动点听说一个小教会办不下去了,就想“买”他们的许可证。面对金钱的诱惑,教会负责人有些动摇了。千万不可以这样!这是违法的,许可证岂能作为商品来交易?但是整合(合并)是可以的。
三、合并、重组也是一条出路
信徒太少、维持不下去的乡村小教会,也只有合并、重组才能找到今后教会发展的途径。这看似是一条无奈的选择,但是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这样还能坐以待毙吗?
有的一个镇里、一个乡里十里八村的,毗邻的村子都有教会,这种情况下重组是可以的,因为路途不远,辐射的范围也不大,也不会给信徒聚会带来困难。
对于合并重组,县以上的基督教两会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打算和规划,不能就这样任其衰落、“自消自灭”。
对于合并重组后的教会,在人事安排上、教会资产上,包括房屋、资金应该有基督教两会牵头合理合法的处置,不要留下争议或纠纷。
具体请参阅我写的《教会合并后,闲置教堂该怎么处置?》一文。
四、如果不想合并重组,那该怎么办?
有的小教会之所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传道人没有工资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就是他们不愿意合并,也不愿意重组。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理解,那怎么办呢?只有想方设法使教会复兴起来。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想方设法把更多的信徒吸引到教会来。
1. 教会的负责人还有“舍己”的奉献精神
笔者曾经报道过辽宁沈阳一个教会的负责人,她去这个教会的时候不仅仅是教堂破烂不堪,而且是只有6个信徒。她把自己做生意积攒的20万元全部拿到教会来奉献,现在的教会已经发展到200余人,已经成为附近乡镇的中心教堂。
难以生存的小教会,普遍就是教堂破旧、设施、设备不全,不招人“待见”。谁都乐意去那舒适、敞亮、冬季不冷、夏天不热的教堂,是吧?那你就需要想方设法在教堂建设、设备、设施更新上投入,教堂不是越破越属灵。如果我们从外在的硬件改善了,最起码从外观上能够吸引更多的信徒来。
至于资金的来源那就是一靠自己,二靠筹措了。
2. 要苦口婆心的走访、劝勉那些不到教堂来聚会的信徒“回归”
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上听道、“懒惰”的信徒,或者有其他原因不到教会来的信徒,许多教会的牧长是经常登门拜访的。一位教会的负责人,年过古稀,为了寻找失散的“羊”,在东北的冬季不惧严寒,带领同工走村串镇,踩着雪去那些肢体家中嘘寒问暖。大家坐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交谈,劝勉,希望他们早日的回到教会。这个教会即使在三年疫情期间奉献款也不少于正常的实地聚会。这说明走访的和联络的重要性,对那些难以维持的小教会来说,更应该如此。不做工作,信徒是回不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规划和做好教会的小组联络,把所有的信徒都涵盖在小组里面,通过小组做到“六个知道”:知道每个信徒的情况,包括健康情况、家庭情况;知道每个信徒的联络方式,即使没有微信也要知道电话等联络方式;知道其参加聚会的情况,一旦发现有不来的情况,就及时联络;知道信徒的困难和需求,包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知道信徒需要什么样的牧养,进行有针对性的传道和抚慰;让每个信徒都知道小组长和教会负责人的电话等联络方式。
对于这方面,笔者曾经做过报道,可参阅。
还要注意传道人和信徒的双向沟通。
沟通交流是双方的,具有双向性,应该在双方之间进行。
双向式沟通比单项式传递更有效。双向式沟通可以给于接受讯息的肢体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沟通者可以透过回馈,清楚的知道信徒对教会有什么要求,以便改进。主耶稣基督非常重视这一点,在沟通时,一般采用双向式沟通方法,例如,耶稣每每引用一些寓言与门徒们分享后,便问他们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马太福音13章51节)
在企业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沟通就是管理”。沟通好的教会,信徒一般不会、也不好意思流失的。
但是我们要注意不能到其他的教会去“拉羊”,那是不光彩的。
3. 增强、提高自身的牧养水平
有的信徒不来了,有的信徒跑了,为什么?这不是单纯的因为教堂小、教堂破的问题。有的“家教”小不小?我们有的教会就是从农村家庭“炕头”兴起的,教会人数少、奉献少、教堂破不是教会不复兴的绝对因素。这和我们教会的牧养水平和能力,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关。时代在发展,可是我们的牧养方式还是如同穿着绣花鞋的、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一样原地踏步走,这怎么行?
曾经听到一个教会有同工反映:那里的一个长老二十几年就会讲四篇道,反反复复,其他的就不会了;还有的传道人懒得自己写讲章,在网络复制粘贴之后就讲给会众。但是在当今互联网发达、信息爆炸的时期,你以为信徒就不能发现你是照抄。“糊弄”信徒呀?这怎么能行呢?教会除了硬件以外,“软件”就是讲道的水平,如果总是那么一般般、老生常谈,不能满足群羊的需要,那信徒就流失了。他们认为哪里讲道讲的好,就去到哪里了。这方面我们要加强、要提高,有几个途径:
第一,教会的主要负责人要提高自身的牧养能力。“打铁还需本身硬”,教会的负责人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就“破罐子破摔”,要提高自己。有一个乡镇的教会传道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牧养能力,60多岁了,还到神学院去学习去、进修。这种精神应该倡导。
第二,送教会的传道人去神学院学习,在这方面要舍得投资,不能因循守旧。有一个农村小教会就三十几个人,居然能够拿出一笔钱送自己的年轻传道人到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学习了4年,毕业以后回到教会牧养。那他的视野、能力和原来的农村的没有经过培养的传道人一样吗?
第三,为了学习提高,现在有的神学院有函授,也可以学习。这种学习是不脱产,而且费用也低,是一个提高、进深的“捷径”。有的教会为了鼓励传道人和信徒学习,只要经过批准,谁去学都可以,费用由教会承担,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整个教会的牧养和信仰水平。
第四,请基督教两会和“大教会”的传道人到本堂来讲道,这是一个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这是有限的,有的教会在平日聚会的时候播放两会牧师的讲道视频和圣经故事的视频等,也是一种对传道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五,组织教会现有的传道人集中培训,然后放手让他们去讲道,特别是放松让神学生来牧会,要锻炼他们,往前“推”,大胆使用。有的教会组织讲道比赛,从而激励和提高牧养能力水平,这样的办法也是不错的。
第六,教会要“活起来”,不要让教会暮气沉沉。教会有没有吸引力,除了讲道好等以外,重要的是要创新。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观点:不创新就死亡。在我们的教会亦如此,圣经还有旧约和新约呢,何况我们的教会?在一些节期、重大节日要有活动外,平日也要经常有活动,而且这活动也要不断创新,要活起来,要动起来,有新意、有新的举措,就会吸引更多的信徒来,也会有不信的人来到教会。笔者曾经看到有的乡镇教会从礼拜天到礼拜一都开门,有一些信徒在里面有读经的、祷告的、唱赞美诗的、练习乐器的,还有跳舞的等等;比如还有的村与村之间的教会搞赞美联谊活动,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增进友谊等。总之教会“动”起来,“活”起来,就有向心力、凝聚力。
再有就是乡村教会要放下架子,“亲民”,这样有利于联络和信徒,包括和不信主人之间的感情。
比如我在广西就看到教堂的广场上有村民在晾晒谷物、辽宁有的基督教两会主席在春耕的时候下乡和信徒一起种地、湖北有的牧长在水灾的时候淌水下乡去慰问……放下架子,谦卑地走进信众中间,信徒还会流失吗?
五、合并后教堂等教产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笔者曾经有过建议,可在福音时报查阅。
最近看到美国芝加哥一座教堂改变用途:做了小旅馆。其实早有消息报道国外的一些教会无法维持,变卖、改变教堂用处的消息。
这个我们也可以借鉴。
比如合理合法的将教堂转卖、合作项目、租赁等;如果有政府即将拆迁的信息,那是最好了,就等待。
在现实中有的小教堂比较破旧,当他们准备维修的时候,听说要拆迁,就取消原来的计划,维持现状、等待拆迁,然后再修建一座新的教堂。
还有的就是由基督教两会出面,将合并后的教堂作价给“大教会”。“大教会”吃点亏,小教会还有点收益,反正都是主内的事情,上帝不会白白的让“大教会”吃亏的。阿们!
六、各级基督教两会应该发挥作用
基督教两会在这方面是应该有作为的。
1.对于尚有潜力的小教会要积极扶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如有的市两会在春节前筹措了部分资金给不能开工资的小教会负责人和专职同工发放生活补贴,还送去了慰问品等。
2、号召主内关注困难的小教会。如有的省级基督教两会多年来设有基金,来常年帮助入不敷出的小教会;有的省级基督教两会每年都号召全省信徒为困难教会捐款等做法都值得借鉴。
3、帮助有需要的小教会解决没有传道人的问题。有的市级两会对于新毕业的神学生要求他们必须到乡村小教会服事一年,方可在市内的教会任职;有的县市两会要求“大教会”的传道人每个人至少专职服事一个乡村小教会,并作为工作的考核标准等。
4、由省市县基督教两会出资,培训基层农村小教会的传道人,有的是帮助到神学院学习。这样的“扶贫”比给钱、给物要好得多,是一种“造血”的帮助,而不是“输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会是上帝的教会,是建立在祂的磐石上的教会。我们面对教会的不景气,不要动摇、不要灰心,要从自身反省,找出自身的毛病,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忧虑重重,退也好、进也好,路总是会有的、办法总会有的。上帝既允许我们建立了教会,自有祂的美意,也会负全备责任的,一切都是出于上帝。
对于小教会的情况,还有哪些建议和想法,也请我们的传道人、弟兄姊妹来探讨,相信有圣三一的真神看顾,“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愿圣三一的真神上帝赐福祂的圣教会!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