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2月24日,传教士雅裨理抵达鼓浪屿,拉开了基督新教在闽南地区传播的序幕。他们为了更好地在此宣教,采取了与闽南文化融合的道路,尤其是创制了闽南白话字,编写闽南语字典,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早在利玛窦时期,来华耶稣会士为了学习中文,就采用了拉丁字母注音的方式。近代来到闽南的传教士,同样采取了这种方法。他们把罗马字母略加变更,制定23个字母,联缀切音。
凡是厦门语言,均可拼成白话字。无论男女老幼,只须学习一二个月,便可读写纯熟。聪颖者数天便能通晓。
据吴炳耀记载:“白话字虽学者甚易,而创者则殊难,盖新字之法虽创,苦无印刷机器,无从推行。教师不得不躬亲其劳,将字母制成模型令手民刻诸骨角,逐字拼合而印成章句,然后再模诸木片,雕成印版。每著一书,多费时日。”
由闽南白话字翻译、编写的《圣经》、赞美诗以及其他教会书籍,很快就在闽台各地教会乃至东南亚等地得到了流传,由于闽南白话字的广泛影响,引起国民政府中央文化部的重视,纳入文字改革之范畴。现代汉语拼音之父卢戆章也是在白话字的启发下,促进了汉语拼音的改革。
来华传教士还投入到闽南语(当时称厦门话)的研究中,这种语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语音,并杂糅一些百越语言而成。该语言在中国的闽南、潮汕、浙南、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等海外华人之间至今还在频繁使用。
早在1837年,在南洋宣教的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就编写了《福建方言辞典》,为最早的闽南语研究著作。
而英国长老会传教士杜嘉德编撰的《厦英大辞典》(一名《厦门音汉英大辞典》),则觉具有划时代意义。为了编撰《辞典》杜嘉德广泛收集闽南各地土话,每当他听到一个新的词汇,他一定立刻记在笔记本上,反复加以练习,直到能够纯熟掌握为止。厦门的三公会为了使《辞典》早日完成,派伦敦会的施约翰以及美归正会的打马字协助杜嘉德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厦英大辞典》终于在1873年问世。
此书是第一部厦门腔白话华英辞典。一出版立即成为所有学习闽南语者的必备书。书的特色是全书无汉字,只用闽南白话字。序文里,杜嘉德说到,一者因为很多字找不出适当汉字。二者要利用假期在英国排印无法印出汉字。三者因他无法抽出时间在外埠(如上海)监印而作罢。
由于杜嘉德在闽南地区宣教多年,熟悉不同地区的闽南话,因此书中指出了泉州话、漳州话与厦门话的差别。
除了杜嘉德外,罗啻、打马字、麦高温、甘为霖、巴克礼等等来华传教士都著有相关的闽南语研究著作,极大丰富了闽南方言的研究,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然而由于时代久远,他们的研究著作大都湮灭在故纸堆中,使这一“文化宝藏”逐渐被人遗忘。
随着国家加强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不少地方都十分重视本地方言的传承、研究。于是一些学者通过努力,将当年来华传教士的闽南语研究著作从故纸堆中挖掘、整理了出来,出版了《近代传教士所撰两岸闽南方言文献集成及其研究》这部力作。
本丛书精选近代传教士撰写的17种重要闽南方言文献进行整理、影印、汇编,能将近代以来传教士所撰的闽南方言文献汇编在一起,在大陆尚属首次,其内容之丰富与完善,实属罕见,既有利于闽南方言内部横向的对比研究,又有利于单点方言的纵向历史研究。
无论是对方言研究者还是闽台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学者而言,都是珍贵难得的文献资料。作者是方言学、音韵学方面的资深学者,他为每种文献做的极为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又使本书具有了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信《近代传教士所撰两岸闽南方言文献集成及其研究》的出版,将有助于闽南方言的研究,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好这一文化瑰宝。
延伸阅读:《19世纪闽南话的语音与词汇:传教士文献研究》
本书根据外国传教士所撰闽南方言文献翔实展现了19世纪厦门、漳州、漳浦、泉州四个方言点的语音、词汇系统,分析研究这些方言点100多年来语音、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和各方言点间的相互影响。
将这些材料与同时期的方言韵书进行比较,进一步厘清方言韵书性质,使外国传教士所撰方言文献和本地读书人所编方言韵书互相补充、印证,推动闽南方言的历史研究。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