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改革后,在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宗教版图上,就有了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新教里有改革宗和路德宗(信义会)两个派别。差不多17世纪的时候,这两个派别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统化。
而所谓的正统化,带来的问题是,他们很多时候关注的是神学观点的搭建和理清神学主张,却不那么关注信徒来自于生命的一种需要了。很多时候,牧师在圣台上所讲的内容比较枯燥,所关注的都是比较高深的神学观点,而缺少了对信徒灵性需要的回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宗和信义会的教会,都出现了一些人,他们并非出自知识阶层,而是来自普罗大众,他们不一定像精英一样能听懂那些高深的神学论点,所关注的是内心的一种信仰的感受。
冈萨雷斯在书里提到了三个代表人物,其中一个人是福克斯,他是一个追求“内心之光”的人,他的礼拜不追求高言大智。到今天为止,英国还有这样的教会,被称为“独立教会”,他们的礼拜是怎样的情况呢?
就是,在一个房间里面,围了一圈椅子,当中放了一盆花,然后大家安静地坐下,礼拜开始后没有唱诗或者祷告。之后如果有人觉得里面有感动(福克斯称为“内心之光”),就可以起来分享,这个人不一定是牧师,可以是平信徒。其实,在他们的教会里,就没有“牧师”的概念,没有教阶、教职的身份,就是谁有感动了谁分享。
这样的派别,被称为“公义会”,因为他们之间彼此称为朋友。同时也被叫作“Quakers”,因为在它早期的发展里,有人如果被圣灵感动,他的身体会一下子颤抖起来,这个派也被称为“颤抖派”。
如果看圣经里使徒保罗的著作,会看到那时的教会,有牧师、教师、监督和先知,这个先知就是把他从圣灵的感动所得到的信息告诉大家。但是,差不多到2世纪中叶后,先知慢慢地就从教会里消失了。
为何先知会消失呢?从属灵的角度来说,先知带来上帝的话语,我们也知道,耶和华是不常有话临到人的,因此,许多时候,先知就成为教会里面矛盾的一个中心。比如,某人对教会里的长老或牧师不满,就来和先知交通,先知很淡定,很多话都不说,不发表意见。但是,有时候也会说,你这个事情如何如何。这样的话,那人就可能把先知的意思带出来,这就带来了教会的混乱。所以,先知退出历史舞台,和这个是有关系的。
教会里的这个“属灵派”,是为要保持新兴教会团体的活力,和老的天主教那种沉闷的感觉不一样。这些人所关注的是,教会不应该按部就班、死气沉沉,而应该临听圣灵在这个时代所说的话。这就从原来的教会里分离出来,成立了新的团契。
“属灵派”和“敬虔派”很不一样,前者对于原本所出生的教会没有委身,说走就走;后者在于,要留在原来的教会,用内心的追求来复兴沉闷的教会。
在新的一章里,冈萨雷斯写到了斯彭内尔、亲岑道夫、卫斯理和摩拉维亚弟兄会。
斯彭内尔是德国路德教会里面一个追求内在生命的人,属于“敬虔派”。他把路德的神学视野扩张了,从关注“得救”,到开始关注“如何可以得赏”。
亲岑道夫受到了斯彭内尔的影响,开始恭敬地读经和祷告。在敬虔派兴起之前,教会中的好基督徒是怎样的呢?就是每个礼拜听讲道、进教堂,平时做好公民和纳税。但是,自从敬虔派出现在教会的历史舞台上,这些就都不够了,所关注的是有没有生命的见证,有没有日常的读经和祈祷的习惯。所以就开始有了“每日的灵修习惯”。
亲岑道夫的贡献是,派遣宣教士到外面去,成为福音的使者。基督教的宣教运动,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来的。约翰·卫斯理又受到了亲岑道夫的影响。
卫斯理曾被问过类似于“你得救了吗?你重生了吗”这样的问题,这把他给问倒了。后来,他去参加伦敦阿尔德门的一个查经聚会,在听《罗马书》序言的时候得到光照,他才知道自己是蒙恩的、是得着拯救的。
在基督教历史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个基督徒来说,他的问题是如何可以维护信仰的身份,而不受世俗、邪淫的诱惑。但是,自从“敬虔派”出来后,就开始问“你重生了吗?”“你知道你得救了吗?”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问题在路德和原本大公教会的信仰体系中,是不成为问题的。只要领受洗礼,宣告你是个罪人,那你就是一个得救的人。但是,宗教改革之后,问题来了。人们开始关注自我,从原来神本主义的角度,变成了人文主义的角度,信仰不再是人云亦云,但需要自己去经历神。
在这个过程中,太注意自己的感觉,就会容易忘记基督的恩典,远比我们的感受更加长阔高深。从约翰·卫斯理的一个得救的过程,让我们看出,有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被问“你得救了吗?”“你重生了吗?”我们要相信的是,只要对耶稣的救恩有了解,只要是真的领受过教会奉耶稣的名为你所施的洗,那你的生命就承受了救恩的应许,是不会失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