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团契是年轻弟兄姐妹敬拜、听道、交流的地方,不少人的生命在此得到了成长。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有的年轻肢体不愿来参加青契,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呢?
林姐妹是某公司的文员,她觉得去团契总要戴着面具。她觉得,每次去团契前,都要先在心里彩排,该说什么样的话才够“属灵”,以适应团契中的氛围。有一次,她坦诚自己因加班压力大,连续一周没读圣经,可换来的不是同工的安慰,而是一句“要靠主胜过世界的搅扰”这种看似属灵,实则空洞的话。从那以后,林姐妹宁愿在家祷告,也不想再去表演所谓的“属灵基督徒”。
李弟兄博览群书,希望讨论各种神学问题。他带着对加尔文双重预定论的疑问去团契,得到的答案却是“不要想太多,信就对了”,这让他感到难以接受。而且团契总是满足于娱乐需求,对于涉及深层教义探讨或信仰与现实的冲突等问题时,总是被告知“知识太多不好,要懂得谦卑”云云。于是李弟兄决定离开团契,觉得在家里看神学书反而更有收获。
张弟兄与李弟兄的情况类似,他也是希望能在青年团契中获得真理的造就,可是现实却与他的期望存在差异。他提到团契里的交流基本是些家长里短,比如张姐妹生了宝宝、李弟兄中了彩票、吴姐妹与某某弟兄的绯闻云云。可我想了解的是,如何更深地理解圣经,并在现实中实践。可是同工面对这些话题,总是非常敷衍,无法满足他的信仰寻求。最终张弟兄觉得团契没啥意思,选择了离开,目前他虽然仍对信仰感兴趣,但主要通过网络了解了。
章姐妹曾经的工作比较清闲,因此在教会中担负许多职务。从周一晚上查经、周三青年聚会以及周五的祷告会,那时每周花在团契相关的时间至少5小时。可是后来由于工作的变动,她的事务多了起来,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侍奉。因此她最终只能放下这些服侍,全身心地应对工作的事。虽然弟兄姐妹感到比较可惜,失去一位爱主能干的姐妹,但也经常为她代祷,希望她能早日回归。
阮姐妹不去青契的原因比较特别,她说是觉得自己跟同工差距太大。“团契里有位姐妹,每次分享都能背出大段圣经,服事也从不缺席。还有位弟兄,每月奉献占工资的三分之一。跟他们比,我觉得自己太不属灵了。” 在她看来,团契给她不小压力,觉得自己在信仰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因而感到比较自卑,再加上缺乏别人的带领,最终选择了离开。
以上五位肢体不去青契的原因各种各样,除了章姐妹的情况较为特殊外,其他都反映了有些青契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神学教导上的薄弱,难以满足饥渴慕义者的需求。团契对于弟兄姐妹过于冷漠,缺乏真正的关怀与带领等等。相信这些情况也是不少教会面临的问题,这是值得思考与解决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