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已抵西秦塬,一扫热浪凉爽还;
神的儿女聚主殿,灵命更新喜乐天。
在这秋色明媚气候凉爽的季节,陕西宝鸡扶风县基督教会如期举办了他们今年的秋季培灵聚会。笔者全程参加了他们从9月10至12日的三天培灵聚会,和前来聚会的众多弟兄姊妹一道聆听了11堂培灵证道,感受到了神的话语如干旱的雨露,浇灌了我们即将干枯饥渴的心田;也再次赐给了我们智慧和力量,更是让我们属灵生命得到更新翻转,心明眼亮脚步铿锵,跟主继续前行在锡安大道上。
今年天气酷热,七月流火八月火炉,农历七月十五日宝鸡当地达到43度的高温,让宝鸡地区夺得了全国第二名高温的“殊荣”。按以往既定农历七月十九日聚会的惯例,今年的秋季培灵聚会应该在阳历的八月十二日举行。这样的高温天气聚会如何举行?谁知今年来了个农历润六月,聚会时间推迟一个月,于是在凉爽的阳历九月举办了培灵聚会。
三天的培灵聚会能如期举行,是神的恩典处处眼前体现;三天的培灵聚会从开始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弟兄姊妹齐聚圣殿聆听神话;神的话如同吗哪、甘露,点点滴滴滋润着弟兄姊妹渴慕心田。当每天早晨伴随着旭日东升时,从8:00开始教堂已有赞美歌声响起,那是两位姊妹为大家开始教唱赞美诗歌了。
每天早晨到了8:30,教会赞美队准时会登台赞美。看那七位弟兄姊妹,身着统一黑色西服一字排列主台前,每人手执一只话筒,在钢琴优美音乐伴奏下,嘹亮而豪迈演唱着一首首赞美诗歌。台上弟兄姊妹挥动臂膀激情高歌,台下会众站起挥臂回应歌唱……
接下来是教会基层聚会点和教会诗班先后登台,在优美电子琴音乐伴奏下分别献唱两首赞美诗歌。随后是教会管弦乐队闪亮登场,他们身着统一队服手执萨克斯乐器,在鼓、镲及架子鼓配合下,气势磅礴地演奏了二首赞美诗歌,气势上将歌唱赞美推向一次次高潮!他们这种形式多样的歌唱赞美,在三天的秋季培灵聚会期间,都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证道开始前,分别各举行一次。
琴声如风轻轻举臂,乐鼓如涛拍岸激浪;赞美歌声首尾相连,爱主心声飞出胸膛;万有全能我主耶稣,是你寻找拯救了我;是你拣选看得起我;如果不是你呼召我,我早已罪恶中堕落;如果不是你安慰我,受伤心灵不能健康;你赐八福给我刚强,赐我智慧加给力量;是你赐我属灵生命,我要哈利路亚歌唱!
在三天的秋季培灵聚会期间,先后有四名传道人分别依次登台作了十一堂证道。首先是杜牧师围绕主题“认识神”,用三堂讲了五部分:一、神的名字:1. 神是全能的神;2. 神是自有永有的神 ;3. 神是我的牧者。二、神的属性:1. 无所不知;2. 无所不在;3. 无所不能。三、神的作为。四、神的说话。五、神的喜好。其次是杜牧师又用一堂时间,围绕“坚固的信心”主题讲了七部分。一、信心是得救的条件;二、信心是蒙神喜悦的秘诀;三、信心是进入安息的方法;四、信心是接受神恩的双手;五、信心是抵挡魔鬼的藤牌;六、信心是得胜世界的兵器;七、信心是灵性富足的精金。
接着高老师以经文(太7:7—8)为依据,围绕“祈求就得着”主题,用了二堂时间讲了十部分。一、照神旨意求;二、凭着信心求;三、情词迫切地求;四、不可灰心地求;五、抓住神的应许;六、带着感谢的心求;七、向主谦卑地求;八、靠着圣灵求;九、奉主圣名求;十、耐心等候地求。
第三位证道者是王长老,他以圣经(约17:3)章节为依据,围绕“认识独一真神,在圣经与神人关系中遇见主”主题,用了四堂时间讲了三部分。一、认识神的重要。二、认识神的终极意义。三、认识神的途径:1. 从耶稣的神迹教训中认识永生神;2. 从信主之人的经历认识永生神;3.在祷告中认识永生神。
当时间来到最后一天下午,在赞美及诗班献唱结束后,范克孝长老登台做了一堂证道。他以经文(弗4:20—24)为依据,围绕“学像基督”主题,讲了六部分。一、学像基督的言语;二、学像基督的意念;三、学像基督的勤劳;四、学像基督的谦卑;五、学像基督的爱心;六、学像基督的圣洁;七、学像基督的宽容。
三天的证道结束后,在范克孝长老的主持下先后举办了洗礼和圣餐礼,20名初信者以点水方式受洗成为基督徒。在赞美诗背景音乐中,新受洗的20名信徒与在座的弟兄姊妹共同举起手中的饼,大家在同一时间共同吃下了这代表耶稣身体的饼;每个会众举起手中的葡萄汁,在范长老带领下喝下了这代表主耶稣宝血的葡萄汁。 庄严举行的这圣餐礼,是为了纪念主耶稣,藉此再次拉近了我们与主的关系,如同信仰路上的加油站,使我们眼明心亮脚步铿锵,将跟随主耶稣再次朝着标杆直跑!
三天培灵到尾声,聆听神话倍甘甜;每堂证道是加油,溪水甘露入心田;圣经吗哪是灵粮,五鱼二饼暖心房;培灵聚会加油站,信心坚固如石磐;认识我独一真神,属灵生命得翻转;茫茫人海无适存,人生之路何样选;是主叩开我心门,眼前开朗全豁然;是主伸手将我搀,赐我福杯满又满;学像基督好模样,学像基督勤加勉;旧我已死穿新人,朝气蓬勃永向前!
2025年9月12日下午16:30,宝鸡扶风县基督教会举办的三天秋季培灵聚会 ,在范长老的祝福声中顺利、圆满结束!
(本文作者为陕西一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