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锡安堂主日崇拜分享:“在坟墓前遇见主”

作者: 苏冉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5 17:48:40
分享与播放

2025年9月14日,广州基督教锡安堂的午堂崇拜中,朱牧师通过翰福音11章38-44节经文,以“在坟墓前遇见主”为题分享了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故事。她指出,这段经文,不仅是神迹的彰显,更是关乎信心、盼望与生命的真理。

她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分享。

一、神的迟延并非忽略

当耶稣听见拉撒路病了,他并没有立刻启程,而是仍然在原地住了两天,人若站在马利亚、马大的角度,可能会怀疑:主啊,你若真爱我们,为何不立刻来?是否你的爱只是表面的?

牧师指出,其实我们也常常如此。当别人迟延回应我们时,我们容易以为自己被忽视、不被重视,甚至觉得不值得信任。然而,耶稣的迟延不是忘记,更不是忽略,是为了要显出更大的荣耀。因此她劝勉会众,要带着信心去生活,“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正在预备一个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结束”。

二、耶稣的同情与悲伤

当耶稣来到伯大尼时,拉撒路已经死了四天。马大和马利亚都对他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话语中既有信心,也有深深的失望与埋怨。

耶稣的回应极其动人:他没有立刻去坟墓,而是“心里悲叹,又甚忧愁”,并且“耶稣哭了”。这里,牧师向大家抛出疑问,耶稣这一连串的情感是在表达什么?“既然信我为什么又发出埋怨呢?”他哭,不是因绝望而哭,而是因同情而哭。因他体恤我们的软弱,体恤我们因为死亡带来的痛苦。主并非是冷漠的人,她也提醒会众,我们在经历亲人去世时不要陷入“不能哭”和“陷入悲伤走不出来”的两种极端中,“要知道死亡本不是神起初创造的,而是罪的结果”。

三、绝望中的信心宣告

耶稣吩咐人把石头挪开,这是一个看似不合理的命令。马大立刻反应:“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 人的理性认为死亡就是终点,尸体一定会变臭。但耶稣却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

信心就是超越理性的眼光。信心不是等看见才相信,而是未见之前就相信。耶稣举目祷告,不是祈求,而是宣告:“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 这是信心的最高境界——未成就之前就先感恩。

然后,耶稣大声呼叫:“拉撒路出来!” 拉撒路果然从坟墓走出来,身上还带着裹尸布。耶稣又吩咐:“解开,叫他走。”“解开身上的束缚,才能有新的生命”,牧师向大家发问,我们的拉撒路是什么?是一段冰冷的婚姻关系?是破裂的亲子关系?是冷淡的信仰生活?是债务、疾病、事业的低谷?这些看似已经“臭了”的处境,在主里并非绝望的终点。只要我们愿意信,敞开心门,让主进入环境,他仍能使“死而复活”,显出神的荣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