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运动员要投入大量时间训练起跑,一位新上任的教会负责人或事工领袖,当立志在开始阶段就奠定健康基础,迈出坚实一步。伯特利学院和神学院校长、圣经研究教授布莱恩(Brian Tabb)认为,领袖要有意识、前瞻性地思考新事工角色和岗位中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
他在近期发布于渴望神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提醒 ,对于准备迎接新位置、新服侍的教会和事工领袖来说,职权交接之际,当从四方面建立良好开端:更新信念(根基)、澄清方向(焦点)、建立关系(友谊),以及倚靠上帝(信心)。
根基(Foundations)
睿智的建筑商总会先谨慎打好地基,确保地基稳固之后再开始工程。耶稣也教导门徒当将生命建造在他话语的磐石之上。刚接棒的教会负责人或事工领袖应当关注哪些“根基”?
最重要的根基是健全的教义——也就是教会或事工的神学信仰立场。神的家“是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以弗所书2章20节)。新领袖应当认真研读其所服侍教会或事工的信仰告白,了解其圣经依据、历史渊源以及在机构生命中的实际应用。
具体来说,比如一个教会是否有统一适用于牧者与会众的信仰声明?还是对监督(长老)有更高的神学标准?在领导团队中,对信仰立场是否有共识?还是长期存在争议?虽然有朝一日领袖可能需要对信仰标准作出调整或修订,但在事奉初期,最重要的任务,是清楚传达当前的教义立场,并寻求教会或事工围绕这些信仰达成合一。
此外,领袖还应了解一个机构的运作规则,包括政策手册、法律文件、教会章程与规章制度等。虽然章程不太像是“令人兴奋的读物”,但它们却是规范组织运行的关键。
章程、守则或管理手册等,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提前为每个人明确以下内容:谁能做什么、在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这绝非小事。如果一开始就就厘清清楚,能避免许多足以摧毁教会的争论与分裂。
新任领袖应善用这段时机,审视、更新并强化教会或事工在教义与治理方面的基本承诺。
焦点(Focus)
交接的时机也是重新聚焦使命与愿景的战略契机。教会的使命声明应当回答:“我们为何存在”、“我们服侍谁”、“神呼召我们做什么”;而愿景则是面向未来、充满盼望的蓝图:我们靠着神的恩典,要走向何方?
接棒之际,领袖要审视以下情况:教会的长执会与同工团队是否清楚自己的使命与异象?是否需要透过讲解圣经依据来更新现有承诺,来鼓励众人充满热情与目标地生活?抑或,需要与众人一起建立共识,厘清教会为何存在、又将走往何处?
约翰·派博牧师将基督教领导力定义为:“知道上帝要人们去到哪里,并主动使用上帝的恩赐与方法,引导人们在基督里靠着他的能力达到那个目标,同时带领神所预定的百姓一起跟随。”领袖的责任是教导、引导、监督并做榜样,带领众人共同追求一个目标(希伯来书13:7)。换句话说,神呼召牧者与属灵领袖以圣经准确的真理和自身正直的品格,来教导、引导、监督、成为榜样,带领信徒走向神赋予的呼召与愿景。因此,无论是更新原有使命与愿景,或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方向,都必须以神的话为中心,并不断在实践中前行。
友谊(Friendship)
新任领袖要在坚固教会根基、聚焦使命愿景的同时,积极拓展人际关系——包括教会或事工内部,和对外连接。
举例来说,若你是一位新上任的主任牧师,应当努力与教会的长老和同工建立真诚的友谊与合作关系。要有意识通过一些细微小事来加深彼此的了解与支持,比如一起吃饭、分享见证、互相代祷等,同时倾听他们对教会事工的观察和期待。要了解他们的蒙召过程,所领受的独特呼召,以及他们所看见的挑战与机会。在交棒和接棒的过渡期,如有必要,也可以招聘新同工,或者发掘和装备新的平信徒领袖。这些都需要在计划、沟通、和祷告的推动之中进行。
此时也是一个结识周边教会牧者或其他事工领袖的好机会。主动了解他们的服事对象与服事方式,为他们的福音工作代祷。获取期间你将遇见自己事奉生涯里的重要伙伴和真挚的友人。
总之,服侍的转变,是一段建立新关系、扩展福音伙伴的良机。
信心(Faith)
最后,交接期更是新领袖与整个团队重新学习依靠神的关键时刻。尽管《哈佛商业评论》能为管理者提供大量战略规划与组织运作的建议,但神的话却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是祷告寻求主、仰望他的智慧与能力,忠心成就他所托付的工,以荣耀他,也使我们得着喜乐。
教会和事工领袖是一项属灵工作,需要属天的资源。保罗劝勉我们:“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18节);彼得也呼吁所有基督徒,包括领袖:“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典的好管家……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彼得前书4章10–11节)。
新任教会负责人或事工领袖,面对的不仅是未知的挑战和艰辛,也是一个绝佳阶段,可以更新事工根基、重塑异象、拓展关系,并锻炼自己与主同行。正如伟大的讲道王子司布真牧师所说:“把你整个灵魂都投进神的事工里;若你真正倚靠他,你就必得着他的赏赐。”
本文经编译而成,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