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张宝贵于2025年3月17日下午四时零六分息了地上的劳苦,在家人的陪伴中被主接去,安然回归了天家,享年84岁。
父亲笃信基督,持守着信心盼望与病痛争战三十余年,在此期间得到了许多亲朋挚友以及弟兄姊妹的关怀和代祷,在此,我谨代表我的母亲及我们全家向一直关心牵挂父亲状况的各地教会弟兄姊妹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父亲的一生是拼搏操劳的一生,也是无私侍奉的一生,更是恩典满溢的一生。他于1942年4月26日出生在河南镇平县一贫苦农家,童年生计难以为继,更无求学机会,幸蒙他的叔父将他带到山西,让他的人生自此迎来了转折,也让他如同亚伯拉罕蒙召顺命走出本地本族父家,带领我们整个家族走上蒙福道路。
此后,他刻苦学习,考上了侯马秦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新绛泽掌、曲沃等地从教三十多年,担任多年校长,结出了桃李满园;八十年代,因文笔功底出众,他被破格调入曲沃县计生委、随后升入临汾市卫计委,历任曲沃县计生委副主任、临汾市卫健委宣教科长等职。多年来,他始终以工作为重,昼夜操劳,废寝忘食,认真细致、严谨务实,赢得了单位领导同事与乡邻的一致认可与敬佩。
而在信仰方面,他更是恳切追求,手不释卷,收藏了许多属灵书籍,在许多版本圣经上都有他红蓝铅笔的圈点勾画,还抄写了数十余本灵修笔记,为我们家庭留下了丰厚的属灵资源。
父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担任教师时,他曾带头献血救助受伤学生;在曲沃农村居住期间,喜爱书法的他,每年春节都会热心帮助乡邻书写对联,还多次爱心助学,帮助村里几个贫苦孩子完成学业改变命运;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担当,牵头村里乡贤,一同历时七年,组织编纂了十几万字的《东张寨村志》;在教会侍奉期间,他热心为临汾、曲沃、赵城等多地教会编撰收集史志资料,协助教产落实,还积极为教会建设出资奉献。即便是在晚年期间,病榻上的他还始终挂念着教会发展,时常向我们询问各地教会所需,劝勉我们关怀软弱贫乏的弟兄姊妹,用爱心服侍众人。
父亲一生心存感恩,在孝敬老人方面尤其是我们的榜样。他经常寄钱给远在河南桐柏的九十多岁的祖母,时时嘘寒问暖,直至养老送终,后又主持为祖父母迁坟合葬立碑,主持编修《张氏家谱》,并给山西的两位养父母也进行了安葬迁坟立碑。而他的嘉言懿行也成为了我们儿孙后代效仿的榜样,成为了我们德孝家风的奠基人。
1999年,时年59岁的父亲因积劳成疾,罹患胃癌,我们全家以及各地弟兄姊妹恳切在神面前流泪祷告祈求,终得蒙父神大能光照医治,在胃部及胆囊被切除四分之三的情况下,靠着救恩依旧陪伴我们全家共同走过了二十余年光阴,用慈爱与正直引导了孙辈的成长与坚立,而他与我们同在的时光,也成为了深深铭刻在我们全家每一位家庭成员内心深处的美好恩典回忆。
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光,我们一家时常藉着祷告与见证的形式陪他一同回顾数算人生历程,每每谈到恩典或感动之处,躺卧在床上静静聆听的父亲总是会露出笑容,不时用几句谐趣的语言或小诗为我们进行总结补充。即便在他最后身体虚弱,无力说话之时,我们每次祷告总能看到他拼尽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在回应“阿们”。而他在盼望与信心中的祷告也相信已经蒙了父神的垂听与悦纳,也必将成为感染鼓励我们全家继续向前奔走不息的慰藉与助力。
在艰难饥馑中,父亲和母亲一起开启了我们家族的历史,也同样开启了我们家族信心的历史、蒙恩的历史,让我们全家逐步、逐人地建造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之上,行在真理指引的道路之中,虽然不断经历苦难摧击,却让我们家人愈发在爱中合一,成为更加坚固的家庭。
父亲的一生虽然看似平凡,但因着上帝的缘故,他在信心、盼望与爱里度过了如同其名的“宝贵”一生,而他的一生也将是我们全家人永恒且珍贵的爱的财富遗产。如今,我们望着父亲安详的面容,仿佛他从来不曾离去,他像睡觉一样安息在那里,我们知道,他不是死了,而是睡了,将来也必将跟随复活的主耶稣基督一同苏醒,与我们再度重逢。
月有圆缺明暗,常显主恩;人有生离死别,情同古今;生死皆有定期,由主带领;号声报主再临,喜乐满心。
亲爱的父亲,骨肉亲情血浓于水,您离开我们,我们心里固然有着太多不舍与忧伤。但我们确信属天的盼望,您是去了天上更美的家乡,在乐园中与父神永享福乐安息,而您的儿女们也将带着您的期待与劝勉,更加警醒努力地走好未来生活与侍奉的道路,尽心竭力照料您始终挂念的我们的母亲,直到我们在天家再度团聚的那日。
再见,我亲爱的爸爸,愿你安息主怀,期待天家再相会。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