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督教会海淀堂:从使徒保罗的自我介绍看上帝的呼召

作者: 沉静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20 14:11:15
分享与播放

2月16日,北京市基督教会海淀堂的主日证道中,贺永花牧师引用《罗马书》1章1至7节讲到保罗在写给罗马教会信徒的信中的自我介绍,以“上帝的呼召”为题证道。

首先,贺永花牧师通过列举神学家奥古斯丁和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例子,说明罗马书对后世基督徒的影响,概述了在罗马书里面,保罗不仅展示了神在福音中如何使罪人得以称义,也向世人展示了神的恩典改变基督徒的生命。

罗马书这封书信大概是在公元56年前后由保罗写给罗马的基督徒的。罗马教会不是保罗所建立的,教会的人也不认识他,所以可能这个教会的人会对他的权威,以及他作为使徒的身份有质疑。所以保罗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接下来事工的计划安排。

关于罗马教会的构成,其大多数是外邦人,也有犹太人。贺牧师指出:“这样的一个教会,面临什么样一个问题呢?就是彼此接纳的问题。”所以在罗马书中,保罗提出来因信称义的教义,希望罗马的信徒,无论是犹太籍,还是非犹太人,都能够彼此接纳,彼此包容,彼此尊重。

接着,贺牧师提到所引用的经文,整体来说是问候。保罗首先说自己是基督耶稣的仆人,体现了保罗对自己的认知“就是完全的属于神,所有主权都交给神”。

然而,保罗在介绍自己的身份的时候,是仆人和使徒,而这两个身份是非常有对比性的。贺牧师解释:“保罗既强调了自己的卑微,就是他没有自己的权利,他是属主的;但是他强调了他的权威,是因为神拣选了他,神呼召了他,而且特派他,然后使用他。他是被呼召成为使徒的。”虽然保罗还没有见过罗马教会的人,这个教会也不是他建立的,但是在主里面他有这样的权柄,写信劝勉罗马教会。同时也是因为他是仆人的身份,他不会担心自己因为使徒的身份而骄傲自大。

接下来,贺牧师通过分析保罗对自己使命的介绍:“特派传神的福音”,其中的特派,在英文圣经里面用的是“set apart”,意思是分离出来,分开。也就是说远离,并且与其他一切分开。保罗被呼召,被分别出来是要传福音,这也是他一生为奴仆所要做的。而且是他一生欢喜所做的事情,不是被迫的。牧师引导会众思考,是否也像保罗一样真的愿意为了福音,把生活工作中的事情都放在一边,分离分开。因为知道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神的赏赐,所以甘愿把自己那个特权放下,愿意在神面前做这个奴仆?

然后通过分析保罗对自己所传的福音的介绍——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贺牧师指出“福音是上帝创造计划中的古老信息,不是一个新的、突然有的信息,是给所有人的。” 而保罗的使命,就是去分享这个福音。这也是我们的信仰核心。另外她提醒道,基督徒没有自由去重塑福音,使它在现今的时代听起来更有吸引力,要传的仍然是从上直接领受的,就是耶稣基督。

贺牧师指出,保罗提到的自己的呼召是罗马教会信徒的一种呼召,同样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个读这书信的人的呼召。

保罗也讲到福音是关于使命的,就是信徒被召来在万国中叫人去顺服耶稣基督,这种顺服是从对神的信而产生的。引用马丁路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得救仅凭信心,但得救的信心从来不是孤独的,它带来感恩、快乐和信任的顺从,贺牧师指出:“当我们真正的信神的时候,我们里面就会有一种快乐的顺从,享受神在我们的生命中掌权。”

最后,在第6、7节经文中,保罗用很奇妙的方式来描述了基督徒得到的恩典,提醒每个基督徒,我们属于神,我们是被神所爱的,我们是耶稣基督的仆人,我们被呼召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献给神。贺牧师呼吁众人反思:是否愿意将主权交给主?这一决定充满挑战,因为这意味着顺服神的带领,即使与个人期望不符。当现实与渴求不一致时,信仰将如何回应?我们被呼召去分享福音、过圣洁的生活,因此需要深刻认识神的爱,并立志追求圣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