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我们小组的弟兄姊妹相约一起到公园游玩。椰子树下,我们或弹琴歌唱,或桌游玩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共度美好的下午时光。此刻我坐在野餐垫子上,在暖洋洋的冬阳下晒晒背,试图将身体的湿寒赶走。那舒服的滋味,犹如在严寒的冬天里泡着温泉澡,十分惬意。突然一个急促的电话,打破了宁静的午后时光。
“你有钱吗?能不能借我几百块钱,我又没有钱买菜了。”我听出对方语气有些焦急,她说等这个月工资发了就还给我。我犹豫了会,也思考着银行卡里的那点钱,能不能撑到先生发工资那天。上个月我们刚交过房租、水电物业费,卡里的钱所剩无几,加上一个孩子上学,另一个孩子还要吃奶粉,我家的经济情况也实在是捉襟见肘。
她叹了一口气道:“我是没有办法才找你,现在真的很困难,有苦不知道怎么说……”她声音中透露出无奈。我想到她现在的处境确实不容易,她的儿子长期生病治疗,花去了家里大半部分的积蓄,雪上加霜的是,她也生了病,还在买药吃,而且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家里还有儿孙需要照顾,还能去哪找工作赚钱养家。她承受的痛苦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想到这里,我毫不犹豫给她转了一笔钱,帮助她缓两天。我们所生活的岛屿物价十分昂贵,跟北上广一线大城市的物价差不多,但是大部分人的月薪不过3500元,积蓄不足是常有的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爱心和奉献就会彰显出它的闪光点来:只要还能分出点来,自己节衣缩食点儿也没事。
然而,不久后我心里冒出一个声音:“难道其他亲戚好友比我还穷,拿不出一点儿钱来帮助她吗?难道那些上班的、做生意的朋友,比我这个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主妇更缺钱吗?”我心里产生了一丝不平衡。当人富足时,会变得相对大方,捐几百万元也不觉得心疼,因为他拿出的不过是他的十分之一;当人贫穷的时,会变得很小气,一分一毫的支出都会让他纠结不已,因为他所剩的已经寥寥无几。
当我们自己明明不足,还能心甘乐意奉献吗?我的理智认为即使自己缺乏,也应为那些比我更不足的人,献上绵薄之力,但是我的情感告诉我,我不想被道德绑架,成为频频被薅的羊毛,如果我变得很富有,当然可以做到乐意奉献。
但是,倘若奉献要以“富有”为前提,那不叫真奉献,真奉献应当是自己虽然不足,却依然心甘情愿地拿出来。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路加福音》中记载的穷寡妇奉献的故事。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路21:1-4)
我们手里仅剩两个小钱的时候,能否做到像这个穷寡妇一样,把一切养生的都投在捐项里?我想答案可能见仁见智,在此不做探讨。我想讨论的是,如何拥有像她一样的信心,相信神的供应不会断绝,相信先给出,然后才能得着。
我想这个穷寡妇可能是尝到了主恩的滋味,在她自己不足时,凭着信心依赖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神的恩典,或许是房租不足时得到一笔意外之财,又或许是没有食物时得到一份陌生人的礼物。每天数算神赐予的恩典,才能产生乐意奉献的爱心。
在奉献这件事上,母亲给我做了美好的榜样,她总是供应我们,自己却没有存留,还总是说:“施比受更有福,相信越是给出去,就越会得到更多,神使我不缺乏。”她的信心总是鼓励着我,也成为我效法的榜样,当我看到别人不足时,会有一颗愿意帮助他人的心。
我们奉献的不仅是钱,而是拥有神的供应永不断绝的期盼,更是一份影响别人的爱心。当我们的眼光仅仅看到缺乏的两个小钱时,就会产生退缩的念头以及不平衡的心理,但当看到奉献所带来的“信、望、爱”时,那不论多少,神一定会纪念和喜悦我们的奉献。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海南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