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作者: 王信德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1-04 17:11:04
分享与播放

在《圣经·箴言书》17章22节中有这样的记载: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于日常生活里,我们都曾有过这般体会:心情愉悦之际,身体也倍感轻松;而当心情不佳、压力重重时,就容易被疾病侵袭。在疾病的调理进程中,喜乐的心境对治疗与康复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悲观、消极乃至厌世的心态,会让人长久地深陷疾病的困扰之中。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提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心,其志为喜。适度的喜乐能够让血气调和,营卫通畅,使人心情舒畅,对心的生理活动大有益处。心情愉快有利于健康长寿,喜悦、欢乐、愉快堪称最佳营养品。常怀喜乐之心,给予他人喜乐,能让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和谐融洽。心情愉悦可促使人体营卫气血运行正常,维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清代张英认为养生的关键就在于保持愉快和悦的心境。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 

“喜乐”的“乐”字繁体字“樂”加上草字头便成了“中药”的“药”字繁体字“藥”。祖辈先贤早已知晓乐与药同源。药从乐声,音乐也能治病,药的本义同样是让人轻松、快乐。然而,如今的人们一想到药物,感受到的并非快乐而是痛苦,不但味道苦涩,心里更是难受。有些人在治疗过程中总是想着少吃药,整日愁眉苦脸,如此这般,自然难以康复,因为这背离了最基本的道理以及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与喜乐相对的是忧伤。人为何会忧伤呢?乃是因为心中的恐惧以及生活的艰难处境。长期忧伤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圣经有言: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为何忧伤的心灵会让骨头枯干,而不是眼泪枯干、血液枯干呢?这是因为忧伤源自人的恐惧和悲伤,而这正对应着肾和肺的情志: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肾乃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骨骼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支架,其中藏有骨髓,为骨骼提供营养和生长所需的能量。骨骼的强健程度与骨髓的充盈程度息息相关,而这又取决于骨髓的营养状况。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充实则骨骼健壮、健美。肾精不足会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营养和功能等。恐惧会损伤肾脏,恐的情志由肾所主,恐则气下,会耗损肾气。《灵枢·本神》记载:“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另外,忧为肺之志。《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肺为娇脏,持久的忧郁、过度的悲伤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导致肺不能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营卫之气不能布散,滞留在胸中,郁久化热,热气进一步耗伤肺气和营卫之气。忧悲伤肺,金不生水,从而致使肾的功能不足。 

圣经很早就关注到了人的心理问题和疾病,指出“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强调要用“喜乐的心”去治疗一切心理乃至身体的疾病。箴言书4章20—23节告诉我们医全体的良药从何而来,以及人怎样才能拥有喜乐的心。经上说:“我儿,要留心听我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都不可离开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因为得着他们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旧约先知哈巴谷虽身处灾难疾病之中,但他最终以信心宣告:“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由此可见,真正的喜乐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多高的地位、多么美好的荣誉以及多么平安稳妥的环境……而在于人内在敬虔的生命,在于人是否拥有真正的信仰。因此,喜乐的来源是神永不改变的慈爱和他永远信实的话语。 

生活中难免会有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人生短暂,与其痛苦忍受,为何不选择喜乐地度过呢?

(本文作者为山东一传道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