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升天之前向门徒托付向万国万民传福音的大使命。世界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每十年甚至每年全球福音事工的趋势也会发生变化。美南浸信会国际宣教委员会全球培训副主席,在中亚生活、工作二十年的赞恩·普拉特(Zane Pratt),根据与全球各地宣教士领袖的对话,总结出2024年全球福音事工会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变化趋势。
在这篇发表于渴望神(Desiring God)网站上的文章中,赞恩首先向读者澄清一个概念,即本文中所提及的福音事工(或称宣教任务)包括美南浸信会《根基》一书第13部分定义的所有内容,涵盖“有效进入、传福音、门徒训练、建造健康教会、发展领袖、退出至伙伴关系”。大使命将在世界各个角落所有民族中践行,直到耶稣基督再来。以下所述问题和趋势都建立在这种共识之上。
赞恩在文中指出,全球福音事工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趋势一:基督教重心转移
基督教重心现在位于南半球和东亚。非洲人口继续呈指数级增长,会让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宣教士派遣国,韩国位居第二。鉴于欧洲和北美信仰日益世俗化、教会信徒人数减少、神学信仰松动,南亚和东亚将在未来全球宣教和全球教会的神学氛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繁荣福音(成功神学)
繁荣福音是当今宣教事工最紧迫的问题。越来越多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教会被成功神学渗透。或者肯定地说,在这些地区,成功神学是最普遍的“基督教”思想和信仰模式。它可以说是21世纪全球立足圣经的基督教的最大威胁,其危险程度好比诺斯底主义之于初期教会。
成功神学很容易与万物有灵论融和,后者是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制度性宗教表达背后的世界观。这种神学理念的信仰实践,是利用属灵世界谋求尘世祝福,丢失了基督教信仰真正的福音和严肃的门徒训练。这一破坏性运动威胁到两个世纪以来南半球和东亚地区卓有成效的传教工作,部分原因在于传教士派遣机构缺乏扎实的门徒训练和充分的神学教育。
过去几十年里,西方福音派宣教着重于未及之地和未启之民。当前的迫切需要在于,继续关注未得之民的同时,向福音已及之地提供严格的神学教育和基于教会的门徒训练。
从福音接收方转变为宣教士派遣地
福音派基督教重心向南、向东转移的其中一面,是此前福音贫瘠的地方成为宣教主力。如上文提到,韩国成为主要的宣教士输出国。其他东亚国家的传教士已活跃在全球范围内。拉丁美洲宣教士在伊斯兰世界的福传工作大有成效,也许上帝正通过西班牙裔基督徒对伊斯兰文化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来挽回伊斯兰教对伊比利亚半岛七百年的占领。非洲教会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宣教任务中的责任和独特力量。
全球福音事工日益国际化。随着西方基督教持续滑向灵性衰弱,第二第三世界的宣教士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转变引发两个问题。其一,需要重新向西方传福音,南方和东方的传教士要加入其中。其二,西方传教士要投入时间和资源来动员、装备南方和东方新生教会的传教士派遣能力。
趋势二:科技进步
科技快速发展影响着世界各地宣教工作。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封锁,在直接个人接触有限的情况下,互联网成为传福音、门徒训练和领导力培训的强大媒介。人工智能在翻译圣经和其他基督教材料方面也具有令人惊叹的前景。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政府也在使用技术监控福音事工、驱逐宣教士、迫害当地信徒。疫情爆发后的几年里,敌对势力阻碍福音事工的意愿和能力也在增强。人工智能持续快速发展是过去几年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作为一把尤其锋利的双刃剑,它在未来几年的影响力和有可能引起的问题,值得全球教会密切关注和思考。
趋势三:福传和支持增加
得益于科技进步,发达国家的教会在通讯和旅行方面拥有前所未有的便利,得到进入世界各地宣教区的机会。目前,地方教会在宣教事工上的投入达到历史最高。这是一个不错的走向。研究表明,曾做过短期宣教旅行的基督徒会给予传教士更多的奉献支持,并且自己也更有可能成为长期宣教士。
然而,这种趋势也有其消极一面。总的来说,基督徒都是比较慷慨的人。按照全球财富标准,西方基督徒通常是富有的,他们乐意提供资源来满足福音事工的需要。但这种慷慨也会产生一些附加后果。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福音派传教士经历惨痛教训才认识到这些负面影响,并制定本土化原则来维护宣教区新生教会的健康。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世界各地福音派传教士的标准做法。(参见,例如罗兰德·艾伦(Roland Allen)1912年出版的书籍《传教方法:圣保罗的还是我们的?》(Missionary Methods: St. Paul’s or Ours?))
但是,现在仍然有许多直接参与宣教事工的西方教会不知道学习这些教训,更不知道从中总结宣教原则。其结果是,亚非拉世界许多新生教会依靠外国资金支持,令本土教会健康受损。对此教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传递西方教会出于善意的奉献,同时不会在本土教会产生不健康的依赖。
趋势四:国际化教会
另一个趋势是人们对建立国际化教会的兴趣日益浓厚。过去几十年来,教会学在西方得到持续关注,对圣经式教会结构和整体教会健康的关注也不断增强。这种运动在近期表现为,在世界各地的全球化城市中建立越来越多国际化教会。
这些教会具有重要价值。在人口高速流动时代,全球化城市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这些“外籍人士”往往会在某个时间点返回祖国。积极向这部分人群传福音对推动大使命事工有其宝贵意义。此外,健康的国际化教会为外籍基督徒提供一个信仰成长的环境,也可以帮助他们在教育、商业和工作的外交环境中得到培养。
然而,如果这些教会将此作为完成大使命的主要手段,危险也会随之而来。使用非母语(如英语)的脱离本土环境的教会对大多数未得之民影响有限。即使是在全球化的城市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深入对话的人要比教会意识到的少得多。对于没有深入了解当地语言文化的人来说,国际化教会带给人明显的陌生感。对于大多数从未接触福音的人来说,教会依然要深入当地社区和文化,用他们的心灵语言与之建立关系,通过建立健康的、本土的、可复制的,可自养、自治、自传的教会,来接触他们。
建立国际化教会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宣教任务的核心依然是要建立使用心灵语言的本土教会。(心语指一个人最喜爱和最了解的语言。)这是全球宣教的首要重点,国际化教会可以作为辅助。
趋势五:传教士韧性下降
离现在并不算久远的时间里,传教士前往宣教地,往往怀着与家乡与家人永别的心志。为了福音的缘故,他们收拾行李,航行数月,清楚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艰难险阻,甚至死亡。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为全球教会奠定基础。但如今,传教士在几年甚至几个月后就返回本国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传教士候选人似乎没有能力应对文化冲击的压力或严酷的海外生活。这些表明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传教士缺乏韧性成为宣教领域日益严重的问题。
今天的西方文化氛围鼓励权利、怨恨、脆弱,而不是勇气、毅力与牺牲。这种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会中,影响着宣教士。无论在申请宣教服侍期间,还是到达宣教地后,他们对关怀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
有志于派遣宣教士的教会要在门徒训练过程的各个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宣教机构在未来几年会越来越频繁地面对潜意识权利和情感脆弱问题,因此现在要开始建立能持续培训、评估、照护的结构。
趋势六:全球人口增长
这是最后一个需要注意到的趋势。七十年前地球上的人口不足30亿,现在已经超过80亿。增长率最高的一些地区正是福音最少被听到的民族和地区。
目前,全球福传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80亿人口中,约有40亿属于未得之民,其中许多人从来没有听过福音,即使从技术上没有任何阻碍。与此同时,福音派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0%。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大部分人尚未听到且相信这唯一可以拯救他们的福音。大使命的任务刻不容缓。顺服,成为当今福传事工的最大问题。谁会去?
耶稣仍然是王。他留下的大使命必将完成。正如宣教任务不会改变一样,他的主权也不会被摇动。今天的基督徒可以带着喜乐的信心扬帆起航,因为知道我们的神掌权,他对各世代的计划终将成就。与世界交往,我们要有智慧,需要根据所看到的趋势和问题采取行动。但同时,这丝毫不妨碍我们放胆前行,因为我们知道他的统治永远不会失败。
本文经编译而成,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