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到25日,江苏盐城滨海县三自会及县基督教堂一行20多人前往浙江杭州举行基督教中国化参访交流活动,聆听思澄堂、磐石堂、崇一堂、鼓楼堂教牧同工分享教堂建设与教务经验。此时距离该堂同工上一次赴盐城市以外考察学习已有七年之久。
参观访问一直是弟兄教会间互相学习、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自2022年底疫情正式宣告结束,各地教会在《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范之下,基于基督教中国化、精细化牧养等需要,先后重启交流。滨海却迟迟未动。
“不是教会没有缺乏,但我们过去毕竟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错,”作为促成本次参访学习的主要牧长之一,滨海县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吕锋牧师说,“有句老话叫,躺在功劳簿上,就很难看见。”
作为曾经的模范教堂,滨海打开交流之路的第一步在于转变心态。
教会管理上的“先进生”
2011年5月16日,滨海县基督教堂举行落成典礼,作为县城唯一一所大教堂,迎来江苏省、盐城市主要牧长和热心信徒同心庆贺。然而,对滨海教会来说,比气派的建筑更得人见证的是她优秀的教会管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滨海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开始关注管理与制度建设,其中又以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为重心。据滨海县政府网站新闻报道,2014年该县教会狠抓教堂档案管理、财务审计,定期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重视硬件设施,“档案室明确要求不低于10平米,档案橱2到3米,按照各堂条件配备电脑,做到电子档案和文字档案齐全。”
吕锋牧师介绍,全县125个堂点,财务统一管理,各堂每月报账,超出三千元支出需提前申请;除两会全职同工外,堂点教牧、神学生、义工按合同聘用,三者各有一套薪资体系;两会和堂点按制度定期换届,明确退休年龄,又保障退休同工待遇。
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自83年以来全县所有人事档案与95年以来财务明细都记录在册,全县五十位左右神学生皆出自本地。信徒人数同步增长,2015年前后,委身滨海县基督教堂礼拜的信徒达八千余人。
信众多,恩赐多。十几年来,教堂各类庆典活动及重大节日期间尽显大堂风采,节目种类囊括合唱、独唱、相声、小品、快板、舞蹈、诗朗诵、演讲等。凡竞赛活动必设代表队、评委、奖项,颁奖仪式需等待总结后另设一天举行,现场观摩信众可达4000余人。
宗教公益慈善事业随之发展,2010年各堂点为玉树地震共计募捐22万,2015年至2023期间宗教慈善周内,全县信徒共募集善款200多万元用于扶贫助困。
当年7月8日,在江苏省举办的教会加强自身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滨海县三自主席王林专牧师受邀以“如何做到信众多而管理有序——滨海县基督教会探索与实践”为题做分享,尤以人才培养、公推公选、退休制、堂所组织定期换届、监督考评制、档案管理、财物管理制度,开展宗教公益慈善等为亮点。
除教界认可外,滨海县教会管理经验也得到各级政府认可。自2015年以来,该县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县基督教教堂多次接待各级政府部门调研、慰问、表彰。2015年1月全国政协民宗委朱维群主任、省局李国华局长、顾传勇副局长赴滨海调研基督教工作,2018年3月省人大民宗委邵军主任一行到滨海县指导基督教工作,2019年7月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王作安局长来到滨海调研基督教工作。2023年6月江苏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等领导再赴滨海调研。
自此,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从“三自”向“三好”的历史任务,滨海县似乎已经完成其一——“治好”,但“养好”、“传好”的需要,还被掩盖在省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的光环之下。直到一场疫情到来,许多问题浮出水面。
不得不面对的困顿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会进入高速增长期,但信徒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对信仰的理解等各项素质指标相对较弱。在大教堂、大规模活动的花团锦簇之下,教界一直存在对牧养缺乏的隐忧。
2019年5月23到24日,江苏省基督教第十次会议召开,提出基督教建设要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号召全省建设质量型教会。效果还未显现之际,七个月之后,疫情爆发,全国被迫进入封控状态,维持教会最基本牧养内容的周间聚会和主日礼拜一度难以开展,基督身体被迫接受考验——信徒属灵生命水平,教会危机应对、会众委身程度、牧养质量如何在疫情下显露无余——滨海县基督教会亦是如此。
最明显也最严重的问题是信徒流失。吕锋牧师介绍,疫情前八九千会众的主日礼拜,现在只剩六千人。2015年的报道中全县有10万基督徒,最近统计只余下不到一半。除却其他环境因素,牧者感受到,疫情中暴露出的牧养乏力,是造成此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
翻看滨海县基督教堂2024崇拜和聚会事工安排表,堂内六位全职传道人,春节和国庆假期之外,全年52周内,每周二、三、四、六、日需完成八场崇拜。国际教会中,正常牧者与信徒比例应维持在一比一百五十以内,滨海堂的负担显然在界线之外。
羊多牧人少是普遍现象,但令吕锋等牧师担心的是,享受着“六七千人大堂”的成就,教会传福音使命持续弱化。不用关注新人接待、跟进牧养,流失上千人依然实力雄厚,市区唯一一所教堂的优势令教会“高枕无忧”。
作为县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着眼全县基督教发展,他又看到,疫情对农村等弱势教会的副作用不断加剧。21世纪中国城镇和城市教会兴起,信徒中不乏跟随国家城市化发展进入城区的原农村人口,信众尤其青壮年信徒的流失令农村教会呈老龄化和空心化态势。疫情中,老年信徒接连离世,又加速了农村教会的凋零。
与此同时,小组事工等精细化牧养尝试从各方教会传来,本地却一直胶着在以上困顿中,滨海教会不得不从“自己做得还不错”的心理中醒来。怎样摆脱惫懒心态,在现有教牧条件下提高信徒牧养能力,增强教会活力?一切从走出去看看开始。
新方法、新道路带来新盼望
“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访。”促成本次交流圆满成功,吕锋牧师以一句话总结活动经验。
行前动员会是关键。与杭州基督教两会确定行程之后,滨海三自会及县教堂召集堂委会、事工组负责人及骨干同工举行会议,写出自己所在事工的困难、瓶颈,若没有,则写下长处。参会人员同时也是此次走访的实际参与人员,吕锋牧师指出,“(他们)是对决策有影响力的人。”
各地教会有其特色,江苏长于体制管理,浙江则在堂内牧养上稍有精专。但吕锋牧师表示,在将收集来的问题向杭州教会提出后,滨海一行全程保持谦卑学习的态度,并不热衷分享本地或许存在的体制管理方面的优点。忧患意识和求学心态,令这次交流与此前相比,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旅行,效果也最出众。
工作氛围最先发生变化。行后总结会上,大家看到差距,打开视野,开拓思路,“学到很多”。滨海还是那个滨海,现实条件没有发生变化,但气氛已然更换一新。
面对拜访教会诸多先进之处,滨海教堂决定从现有参加教会侍奉的七百多名义工骨干人员培训开始,分批次进行轮训——没有足够数量的合格的牧人、同工,所谓精细化牧养只会沦为空谈。除了在招募环节,对同工的信仰、服侍心志、身体、家庭情况做简单考核,还要接续培训辅导,由牧者主持实践培训和真理栽培。
年轻人牧养,职场、婚恋、心理健康是滨海此次学习后准备开展的第二类新工作。抓紧培养本地相关人才,同时邀请专业人才进行讲座。
实地走访的有力之处还在于,面对面交流中双方教会间建立起真实情谊,为进一步学习合作打下基础,滨海堂以上新事工的开展,都有望得到杭州教会的细节指导。
“领袖要有看见。”与许多牧者的建议一致,回顾本次活动,吕锋牧师认为,教会间的走访交流若想成行,又有落地果效,领袖要先敞开心,或从过去的辉煌中走出,或改变固守成规的保守心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困难更大的是方法,比环境更坚强的是信心。
滨海教会面临的困境是许多教会每天面对的现状,但滨海牧者带着谦卑心态、向着群羊的爱心,和要做实事的决心,走出去踏踏实实地参访学习。新方法、新道路带来新盼望。据悉,滨海堂已经开始打扫整理培训教室,新事工不日将提上日程。相信事工果效将如腓立比书1章6节所说,“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