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会需要的不仅仅是证道、赞美、祷告,阻碍教会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往往是组织结构的不合理,这包括人力管理、财务管理等,而领袖结构又是重中之重。如果一个教会有异象要让信徒在每周的教会生活中有收获成长,就要有计划地建立起清晰的领袖组织:有哪些领袖角色,具体分工如何等等。
首先,它可以提高门徒培训和事工的效率。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成为教会大家庭的一部分,而教会应当努力帮助会众在信仰上成长,活出与救恩相称的生命。教会同工诸多,没有合理的结构,会导致引导模糊,难以投入事工,或生出自己无法对信徒生命产生影响的感受,从而降低教会门徒培训和整体事工的有效性。其次,合理的领袖结构将有助于大型教会在教务上的专注。教会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使命。小型教会通常由一位牧师主导方向规范和异象指导的方方面面,但如果大型教会没有明确的领袖组织结构,那么领导责任会分散于多人之间,很容易在如何分配资源、教会应该走向何方等问题上发生分歧。因此,随着教会发展,创建领袖的分工结构对帮助教会专注使命的必要性越来越强。
不同的教会领袖角色
在讨论具体的组织结构之前,首先要对教会中不同的领袖角色有所了解。
牧师在教会中通常要承担的职务包括:崇拜仪式中证道,一对一或小组门训教导,提供咨询,也包括行政任务,比如规划信众在主日礼拜之外的活动。
在有主教位份的教会中,主教通常是教会的最高领导层。他们是教会的负责人,也被称为监督,有责任维持所辖教会教义的正当解释。主教不负责日常决策,他们会以教会巡回的方式支持当地牧者与信徒。主教是基督教神职人员的领袖,而牧师是教会会众任命的领袖。
根据彼得前书5章1-4节,长老要牧养群羊,并在敬虔、慈善等方面做众人的榜样,这表示他们应该是学习、教导圣经、引导信徒的人,关心上帝子民的灵命健康,并且以身作则,在所处社区被众人见证。其职责根据每个教会的规模与需要各有不同。一些教会中长老主要负责讲道、教导,当然这职分同时会被教会中的其他牧者分担,而大多数教会中,长老是教会财务、事工、外展决策委员会的一员。
协助牧师辅助主任牧师工作,通常担任教会行政、领袖助理职位,承担青年事工、行政、外宣等具体事工。
执事负责协助牧师和长老带领会众,其任务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探望照顾生病的信徒,接待访客,分发圣餐,与志愿者一同服侍等。他们应当是教会中其他人效仿的榜样,让人看到何为依靠信心行事。
不同教会领袖结构及其优势
一,牧师和主教模式(圣公会)
圣公会遵循牧师和主教模式。牧师或神父是当地会众的领袖,而主教是所辖教区内所有牧师的领袖。在这种模式下,牧师主持崇拜,监督教会内的属灵生活,而主教负责超出一个地方牧师的时间与资源所能完成的职责范围,比如按立牧师和执事;在不同地方教会甚至其他教派之间发挥联络作用;定期与教区内的神职人员会面,讨论会众需要;主持坚振礼;监督分发圣餐。
这种领袖模式的特点在于,主教负责管理教会,履行宗教职责,牧师专注于本教会发展战略,有更多时间激励慕道友,传播福音,鼓励信徒,教导真理。这种模式中的牧师并非全职服侍者,他们通常在教会外有自己的日常工作,因此能紧跟时代脉搏,更容易为教会福传、牧养和发展提出新的行之有效的见解,比如创建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兴趣需要的新事工,将新兴科技融入礼拜当中等等。
二,牧师、长老和执事模式(五旬宗)
五旬宗认为牧师、长老、执事是圣经中明确记载的领袖角色,因此教会应尽可能遵循这种模式,在大多数五旬节派教会中都有这三个领导职位。
最上层是牧师。他们是教会的最高领袖,负责教导圣言。其次是长老,由会众选举产生,负责监督会众的属灵需要。接着是执事。他们也由会众选举产生,帮助处理教会的日常事务。
五旬节派模式与其他新教模式的区别在于,五旬节派声称遵循圣经,这就帮助他们吸引更多追求尊重圣经的基督徒。其次,它重视执事的委身,清晰定义执事的服侍能有效促进教会正常运转,也鼓励成员找到他们热衷或有恩赐的事情,并将其作为敬拜的一部分。因为受到鼓励和呼召,有机会与教会产生更深连接,很多新人愿意留下来。
三,会众模式(公理会)
在公理会教会结构中,每个地方教会都是独立自治的,教会自行决定本堂事务,在决策、教导、领袖结构上都各有不同,但大多数公理会教会都有某种形式的长老会或执事会来处理行政事务,牧师则负责讲道和教导。
在这种模式中,牧师由教会董事会或会众投票聘用,对总会中的其他教会没有任何权力,只代表他自己和本堂会众。
相对其他模式,会众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就课程、教师和其他重要问题进行投票,因此更有可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运行教会,也就更有意愿邀请其他人加入。
让会众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自己认为对教会有利的发展方向以及策略,能更准确地满足信徒需求以促进灵命成长。同时,如果新人知道他们的问题和疑问会得到及时解决,就更有热情加入教会。
四,牧师,理事会主席和长老团模式(路德宗)
路德教会有三个不同的领袖职位:牧师、理事会主席和长老团主席。
牧师是会众的属灵领袖,主持崇拜仪式,为会众提供咨询和其他支持,在教会相关大学任教。理事会主席领导一个更高级别的管理团队,即董事会。这个团队负责制定预算、做出人事决定,维护建筑物等。长老团主席领导另一个小组,为信徒和领袖提供属灵指导,在做决定时可以只关注会众的属灵成长。
在这种教会模式中,会众选举教会理事会及其主席。理事会负责监督教会的日常运作;牧师担任理事会顾问。如此,双方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牧师不必为记账或管理同工等行政事务花费时间,可以专注于事工。而且,由于理事会的每个成员都由他或她的同辈选举产生,由此保证了问责制和透明度,从而有助于营造一种氛围,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会被倾听和解决。
五,牧师、执事和司库模式(浸信会)
浸信会的教会领导模式相当简单。最高层是牧师,拥有最高权威,对所有事务做出最终决定。执事由会众任命,提供属灵指导并担任顾问,还处理教会事务,如负责财产维护、决定预算等。司库则负责记录资金和账目,确保账单按时支付,并向成员收取什一奉献和捐款。
这种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它能够让新信徒与领袖产生更多定期的接触。例如,你必须去找司库才能交纳十一奉献,找执事来更好地理解《圣经》。这给人一种委身的亲密感,因为他们知道遇到具体问题时该找谁。教会显得更有秩序,而一个拥有清晰系统的教会会吸引更多新成员。
如何实施新的教会领袖结构
若没有特别教派要求,一个教会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以上任何一种领袖结构模式,也可以借鉴其中一些要素,创建独属于本教会的管理组织。无论哪种情况,在尝试改变时,都要遵循一些步骤。
第一步:发现问题
确定问题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收集有关当前领袖结构的信息,以下是比较关键的几个问题:你不喜欢当前的治理和领导力发展系统的什么地方?你如何描述它?它的症状是什么?它是否影响了教会的发展、预算、声誉或其他方面?它对谁的影响最大:会众还是领导层?还是两者都有?
回答这些问题会让你清楚地看到教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步:召开会议
与教会现有的决策层开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就你所确定的潜在解决方案进行讨论,获得反馈。
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放松的时间,保证可以进行长时间地思考与讨论。让人们可以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就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新想法。为实现这一点,需要提前制定会议的基本规则。
此外,在这一步骤中,一定要给予各方平等的发言时间。虽然及时解决会众内部的问题对领袖来说很重要,但不要为了让事情快速发展而匆忙完成这一步。
提出建议的人要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解决方案,确保众人理解该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的必要性。
在这个阶段要实现的理想结果是,与会每个人就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案达成一致,否则很难推进下一步。
第三步:让会众投票
剩下要做的就是让会众投票决定最终的解决方案。不同教会会有不同的会众投票方式,一人一票或代议制。在此介绍一种投票方式。
召集所有会友信徒,解释改变方案的内容和必要性,众人举手表决是否通过,确定结果。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提议没有通过,不要气馁;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只需提出另一个计划,或者重新调整最初的计划,使其更容易被接受。无论如何应当秉持一个原则,改变领袖组织结构对教会来说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而会友信徒对此应当具有发言权。
本文经编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