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不久的情人节,不少教会举办了单身联谊活动或夫妻营会,侍奉聚焦婚姻家庭。单身信徒的婚姻问题一直是教会的一大难题,有人因此领受呼召专门侍奉单身群体。
2月12日下午,笔者参加了某地一家婚姻中心举办的单身联谊活动。该中心由两位基督徒出资注册,面向社会营业。两位老师都在教会有十几年侍奉单身群体的经验,这场联谊活动面向基督徒群体举办。
该中心除了有两位老师专职工作,也有各教会的信徒做义工参与侍奉。在类似活动上见面并确认恋爱关系的Z弟兄和L姐妹也加入了团队,参与组织活动。活动结束,Z弟兄分享了他对开展单身联谊活动的思考。
整场活动下来,能感受到活动组织者的良苦用心。从前期筹划,到现场活动开展,组织者都思虑周全。
活动前期,组织者收集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对配偶的要求。参加活动的弟兄姐妹人数基本持平,他们的性格特点,团队协作能力,对圣经的熟悉程度等都能在游戏中展现出来。除外,中心也邀请老师讲解基于圣经的婚姻观,帮助大家树立对婚姻正确的认识,不随从今世的习俗,保守婚姻的圣洁。
活动结束,Z弟兄总结,以后中心可以针对性地给弟兄开设个人仪表的相关培训。因为一个整体的观感是,参加活动的姐妹都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干净利索,弟兄在这方面相对较差。在这方面他自己也有切身体会,Z弟兄和L姐妹也是在类似的活动上认识,确定恋爱关系。但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他能感觉到自己在审美上和姐妹的差距,也努力在这方面提高。
有参与者提议,能否将经历类似,大概“门当户对”的人安排在同一场参加活动?Z弟兄表示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有很多非常细节的工作要做。他解释,组织这场活动,他们已经考虑了一些因素,比如地域集中,年龄相近。至于更为细节的匹配,中心后续可考虑举办更有针对性的小型活动。
另一方面,Z弟兄认为中心应该和教会联合,多开设针对单身群体的婚姻辅导课程,教导正确的婚姻观,择偶观。开设讲解两性不同的课程也有很必要。帮助单身对异性有更正确的认识,避免由于两性差异生出不必要的判断和误解。如此做一些预备大家心田的工作,再组织活动会果效会更好。
比如,有弟兄在说起自己的择偶标准时说到,希望另一半孝顺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陪他一起创业。结合他前后的发言,很多姐妹心里暗暗给了否定票。大家很难从只言片语中知道这位弟兄是一个怎样的人,但他的发言中充满了对姐妹的要求,却完全不提自己会承担的责任,且稍显“傲慢”,难免让人心中嘀咕。
有的人可能类似的活动参加了很多次,进来大概扫一眼,心里就下了判断,认定有或者没有合适自己的。Z弟兄认为这不是智慧的做法,他举了身边的一个例子。一对已经确定恋爱关系的情侣,双方他都认识。最初知道他们在一起,他非常惊讶,感觉两人很不搭。后面看他们相处,才越来越发现真的非常合适。
中心的负责人L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她说:“婚姻问题也难,也不难,突破了之后看到神的预备,就不难了。”确实,不少牧师戏称,很多单身信徒的择偶标准只有耶稣可以满足。在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每个人都想对方满足自己,不愿意“妥协”自己的标准。若是过于执着于标准,婚姻就慢慢被耽误了。
中心的老师会持续跟进会员的婚姻情况,如果有合适的人出现,后续会进行推荐。老师极力强调,大家不要私下联络,最好通过中心添加联系方式,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有遮盖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