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基督教锡安堂线上讲座:《面对逆境,我们能怎么办?疫情困境下的心理调适与修复?》

作者: 苏冉
来源:福音时报
2022-12-02 16:49:50
分享与播放

11月23日,广州基督教锡安堂开设一场线上心理讲座:《面对逆境,我们能怎么办?疫情困境下的心理调适与修复》。邀请讲员,是香港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企业教练的陈玉琳姊妹。

微信图片_20221202170746.png

分享开始前由锡安堂主任牧师杨永纯牧师做开始祷告。陈姊妹围绕近三年疫情给人心灵带来的创伤,以及创伤给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如何调适与修复展开分享。

首先陈姊妹指出,无论疫情与否,我们都在经历“逆境”列出以下四点。

1、脆弱:看似坚固的系统,其实很容易崩溃。

2、焦虑:由不断变化所引起得焦虑

3、非线性:事情之间看不到因果关系

4、不可理解:信息过量难以分析

而面对这些“逆境”我们是可以找到应对之法的。陈姊妹通过“个人资源”“社会资源”“灵性资源”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个人资源,是指我们自身的一个调整能力。以隔离举例,开始三天是人最焦虑不安无从适应的阶段,但经过调整期,生活就可以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社会资源,是指我们的朋友家人同事等,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陈姊妹提醒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孤立无助,要伸出双手寻找社会资源。灵性资源:个人的灵修习惯。每天的读经祷告,可以帮助我们在沮丧绝望时,内心得到鼓舞安慰,这是信仰可以带给我们的力量。

“要相信即便在逆境中,我们都有丰富资源可以应对这些挑战。”陈姊妹总结到。

接着陈姊妹分享到,疫情总会过去,但在这个期间经历的创伤,如果不能及时修复,会在疫情消退后一直影响我们。这个是需要我们去预防注意的。

她提到,在这个过程中人心里往往会产生四个方面的变化:焦虑、对抗性、颓废、孤独感。下面她围绕这四点从应对“逆境”三方面进一步展开分享。

一、 焦虑,对不确定性的担心

首先陈姊妹让我们思考使我们焦虑的是什么?她列举,疫情之下我们可能会焦虑码变红,被带到方舱,担心家人健康,孩子心理健康等,这些都会导致我们产生焦虑的感受。“当下有焦虑感是正常现象”陈姊妹提醒到。只要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焦虑感,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因此她告诉我们要接受自己身上存在的轻微焦虑感。同时她也分享了两个应对焦虑的小方法。

1、区分关注圈与控制圈

微信图片_20221202170601.jpg

区分什么事情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什么事是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在可控范围内的尽力去做,而不可控的学会放下。如政策调整,家人在高风险区,这些事情是担心也没有用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焦虑感就会严重。将注意力放在可控范围内,焦虑感就会降低。“如果对不可控事件还存有不甘,自己也可尝试去做,做不到就放下,告诉自己尽力了。”陈姊妹认为这样的做法也是有必要的。

2、培养我们活在当下的能力

焦虑时我们的思绪是飘着的,而往往所担心的都不会发生。这个时候要将注意力放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上。陈姊妹列举,可以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微风,可以写字画画,或发展一项技能。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活在当下。她还分享了最有力的一点,就是我们自己的呼吸。气息就是发生在此时此刻的。焦虑会使我们的呼吸变浅,做深呼吸放松下来,帮助我们让注意力再一次回到当下。

二、 对抗,对现状的不满和愤怒

疫情三年可能让我们与身边人相处起来感到烦躁、不满、愤怒。这也都是正常现象。但我们要学会区分不满与愤怒。我可以对事情结果不公产生不满,但愤怒之下就会让人失去理智,产生怒火,往往想要解决的事情也不能如意,最后伤人伤己。

解决方法:陈姊妹以一位疫情中的孕妇举例,她常常主动去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自己的情况,寻求帮助。将可以帮助解决你问题的人拉到你的战线上,而不是对立面。这样会有利于推进事情的解决。

三、颓废,降低或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疫情之下,四处受阻碍,人很容易放弃的自己目标。居家无事可做,每天刷手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人很容易陷入到颓废的情绪里,没有意义感和存在感。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陷入抑郁中。

微信图片_20221202170556.jpg

如何避免或改善:

1、培养仪式习惯

2、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3、从小事做起,拒绝恶性循环。运动可以提升人的活力。

四、孤独感,因为恐惧而产生的自我保护

疫情之中我们可以减少与别人接触,把自己限制在家里,这是自我保护的一个机制。但要学会区分,什么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去到外面的。解除隔离后,要勇敢与人接触,不要惧怕产生交往。陈姊妹分享在她辅导过的案例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疫情让大家感受到身边人的重要性。“社会交往是我们因对逆境的重要资源。”陈姊妹再次强调。

最后陈姊妹也引用了约书亚记1章9节经文,“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慌,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来劝勉大家不要因为疫情阻断了人与人,人与教会之间的连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