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会在福建创办的一所女子大学——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作者: 林慕理
来源:福音时报
2021-09-24 17:34:49
分享与播放

前不久,原福建漳州市石码礼拜堂吴迺(乃)文牧师的子女来信并寄来一副照片(下图),想了解他们大姑吴嘉禾女士的过去,在福建省档案馆的帮助下,我查阅到吴女士的一些资料。

1.jpg

(网络照片)

2.jpg

1928年华南女子大学教育系第八届吴嘉禾(4排左)和同学在校园里的紫藤亭(上为紫藤亭)前拍毕业照,(吴友立  供图)

3.jpg

现存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的紫藤亭(网络照片)

1908年美国女布道会在福州仓山区上三路8号创办“华英女子学堂”,1912年美以美会外洋女布道会开始募资修建校舍,工程于1911年12月12日奠基,1914年竣工启用。1917年学校开始创办四年制本科专业,首先办教育系,1921年为第一届木科生毕业。

后因华南女子大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学生及校友中发起募捐建楼运动,集资捐款筹建学校宿舍楼,1922年开工兴建,1925年宿舍落成(俗称程氏楼)。1921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申请学士学位的授予权,1922年得到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的临时承认证书。被收回教育权后,1928年改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1934年6月经当时教育部批准,承认该校办中文、外语、教育、家政、数理、化学、生物7个科系。抗日战争中,华南女子大学内迁福建南平继续办学。因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系私立办学,所以学费相当昂贵,学生多为官、绅、富商的千金,学校的基督教色彩浓厚,学生中80%以上是信基督教,学校以《圣经》经文:使徒行传20:35“……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中的“受当施”话语作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校训,意为施比受更有福。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虽是“女儿国”,但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针对妇女、儿童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

1928年吴嘉禾女士就是这个学院教育系第八届毕业的学生,吴从学校毕业后到福建泉州培元女中任教,后赴新加坡从事教育事工。在福建省档案馆还存有《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21-1930年历届毕业生卡片》记录吴嘉禾的成绩卡(下图)

4.jpg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学校由政府接管,次年院系调整,与福建协和大学等合并为福州大学,1953年改称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改称福建师范大学。旧址先后为师大化学系、校部、海外教育学院等使用。解放前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素有福州“最美大学”之称,其建筑全是民国风格,2007年被评为为文物保护单位。

5.jpg

 

6.jpg

位于福州仑山区上山路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网络照片)

8.jpg

1984年11月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经国务院同意复办,定名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这是建国后第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女子高等学校,是教育部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单位。2015年,学院通过了第二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年,学院被评为首批“福建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

9.jpg

上、下图分别是位于福州旗山东麓的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校门与校景(网络照片)

10.jpg

现在学院分为旗山校区和烟台山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34亩,建筑总面积8.1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6亿元。有科系专业20多个,学生4000多人,2007年开始招收部分男生,从此学院不再为“女儿国”。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旗山东麓的校区,是唯一入驻大学城的民办高职院校。学院复办以来,得到福建省、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习近平主席等国家和省级领导都曾来院视察、指导工作,习主席为该院亲笔题词“巾帼不逊须眉,华南女杰辈出”。

如今的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正以“自强、开拓、勤朴、奉献”校训精神,发挥民办学校的优势,办好学校,为国家培养适应“海西”经济飞速发展所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福建省档案馆、吴友立先生提供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