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的真神上帝啊!“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诗篇65章11节)2021年7月18日主日,笔者一路颠簸、辗转来到位于辽南东部山区的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镇的恩典堂拜访。
到恩典堂是我去年与同工在大石桥新生命堂时与母丽娜长老的约定。
踏上这块土地,一种回家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里曾经是我的父亲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我的母亲信主耶稣也是在毗邻这里、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汤池教会,我受母亲的影响而信主,可以说,我信仰的“根”源自这里。
在恩典堂,笔者深深地感觉到,这殿“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罗马书3章24节)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恩典堂。
主日的恩典堂,国旗迎风飘扬,赞美之声洪亮。在提前来到的、持续的高温中,弟兄姊妹按照防疫要求进入圣殿聚会,在那里随着领诗的姊妹高歌颂赞。母丽娜长老带领会众读经,以《主啊,带我走出罪恶的所多玛》为题为主证道。长老的证道虽然没有高深的神学理论,却是充满圣灵的启示,在证道中结合经文、结合乡村的实际和见证,启发会众反省自己、儆醒自己,跟主走出内心的“所多玛”、“蛾摩拉”,远离罪恶、手洁心清,爱国爱教、荣神益人,做主喜悦的信徒,受到会众的热烈欢迎。
恩典堂来之不易、恩典堂是主恩典所赐。
历史上周家镇的教会基本上是分散的家庭聚会点、活动点,起初都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艰辛,是在坚定的信仰中多年一步步走出来的、并且逐渐凝聚在了一起。2009年,教堂的牧者和同工们在恒切的祷告中立下了为主建设一个教堂的誓愿。为了跑建堂的手续,在那一段时间里,牧长天天跑镇里找有关领导恳请批准。你烦我,我也来;你说我,我也不生气,还是来。靠着神在做工,凭借着信仰的信实和毅力,建堂的各种手续终于完备了,这是恩典!
接下来就是建堂了。对,读者一定会想到:资金怎么办?购买一个现成的楼房、再建一个主堂,还要购买土地、修建围墙……,预算需要140多万元啊!教堂所在地的周家镇不是富裕的地方,信徒所依赖的就是土地和外出打工,每年的奉献也是非常有限。当时真的是囊中羞涩、一穷二白,只有区区的两万元,对于建堂是杯水车薪。
但是,再难也拦不住信仰坚定的基督徒!走出去,走出山沟去,去寻求主的恩典!她们带着建堂的各种批文和手续,到辽宁的沈阳、营口、鞍山等地“大教会”去拜访、去寻求帮助。不认识,不要紧,主内是一家人;不接待,不要紧,就是坐等,什么时候接待了、给帮助了,再走;给的钱非常少,不要紧,告诉牧长,我们不是来“要钱”的,我们是为主建圣殿,我们是奉主差派而来,我们是为主来的,太少了真的不行,都不够我们同工往返路费的;出门在外不容易,她们省吃俭用,以乡村信徒那种吃苦耐劳的坚忍精神不屈不挠、无怨无悔的奔波,其中的艰辛、劳苦不能一一赘述。
农村贫苦地区的牧长啊,为了建堂而有求于人,还要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并带头将家中的仅有积蓄全部奉献,甚至要以自己的名义去借钱……。用当地的一句土话说就是,建堂会使牧长“扒一层皮”:累心、累身、操劳、操心,在劳苦和喜悦中煎熬,我们的各地教会建堂,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催人泪下!这就是信仰!
在上帝没有难成的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蒙主的看顾保守、在流泪的祷告中祈求、在各兄弟教会的帮助下、在全体会众的参与下,2009年10月,建筑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的乡镇教堂终于建成了,这是该地区第一个具有规模的教堂、获准成为了宗教场所。这就是恩典,这就是这所教堂之所以叫做“恩典堂”的含义,真的是奇异恩典。
如今的恩典堂,成为了周家镇17个村信徒的聚会中心,在册的信徒达到了数百人。教堂所属的大石桥市基督教两会领导也很关心教堂,对传道人进行培训、提升;并在信徒牧养等方面,给与了诸多的指导和帮助,恩典堂在新时代中与时俱进、同心合意的传福音。
通过和恩典堂牧长、同工交流,看着信主二、三十年并全职服侍主的他们,脸上既洋溢着喜乐也隐隐有些忧郁,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穷传道”真的难,真的令人感动:每月不多的工价、要十一奉献、还要为探访的肢体奉献;有的已经过了退休领养老金的年龄,却因为买不起社保而没有退休金,将来怎么办?……,这些实际问题就摆在我们的乡村教堂传道人面前。求主再施恩典!
我们坚信,主的恩典是无限的,“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约翰福音1章16节)恩典堂必定会有更多的恩典,上帝与恩典堂和他的众儿女同在!
我的神啊、我的主:“愿你昼夜看顾这殿,就是你应许立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听仆人向此处祷告的话。”(历代志下6章20节)阿们!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