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基督宗教在闽南地区的传播,可能在南宋时期已开始。那时宋代积极开展海外贸易,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刺桐港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国际大港口,因此基督宗教很有可能在此期间进入。
而在1994年初,泉州出土了一块刻有十字架的墓碑,根据学者考证,墓主人是两位汉族妇女,皆为景教徒,立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即元军入泉州前一个月。由此认定南宋闽南地区已有福音的传播,而非元代色目人传入。
元代时,景教、天主教圣方济会派遣宣教士到当时繁荣的刺桐港(泉州)建立教堂,传播福音。泉州主教安德烈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大量的异教徒受洗”,反映当年入教者甚多的景况。当时厦门地界属泉州教区,可能也有人信主,但无史料和考古挖掘证明。
目前可考的西方传教士在厦门的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据门多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记载,1575年6-8月间,天主教奥斯定会马六甲主教马丁·德·拉达和修士加罗氏·马丁由马尼拉取道中左所(厦门)到福州。同年又取道厦门返回马尼拉,成为最早踏上厦门的宣教士。
1631年,多明我会的宣教士高支(意大利人)和郭琦(西班牙人)等11人来到厦门,开创多明我会教区。公元1654年,马尼拉多明我会传宣教士意大利人利畸(李科罗)到厦门宣教。此时,厦门已成为郑成功的抗清基地。郑成功因其家族有天主教信仰背景(其父郑芝龙为天主教徒),因而礼遇利畸,他被郑成功聘为顾问,并准许他在其辖区内自由宣教。由于当时厦门没有教堂,就租用厦门港郑氏祠堂附近的房子作为弥撒场所。利畸与阮神父(情况不详,是外国神父)同工,带领不少人信主。因福音发展很快,信徒增加,旧教堂容纳不下,又择地在曾厝垵建教堂和住房。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利畸被郑成功任命为特使,携带郑成功致菲律宾总督信件赴吕宋招谕,5月抵马尼拉。7月利畸回到台湾,为当地土人付洗讲道,后又回到厦门。1663年4月8日,利畸又奉郑经之命,携带国书出使马尼拉,受到菲律宾总督的盛礼款待。后利畸带回菲总督致郑经的书信返回厦门。1664年清荷联军攻下厦门时,利畸被荷军送往鸡笼,为城中士兵和土人宣教。
公元1661年以后,马尼拉多明我会相继派西班牙人范教士和安教士到厦门传教。1683年,清政府开放厦门海禁,宣教士大部分经厦门转往福建各地传教。1716年,耶稣会士利国安管理福建教务,他住在厦门,向当地居民宣教。1704年,教宗格来孟十一世发表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祀孔的禁约。1720年,清朝廷针锋相对地发布禁教令,严禁外国宣教士到中国传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也严禁外国宣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尽管如此,天主教并未在厦门绝迹,不少多明我会士冒着生命危险秘密潜入厦门宣教。1733年,胡玛窦来到厦门发展信徒。
明末清初,荷兰人驰骋于东南沿海,与闽南地方政府、海商集团进行军事、经济方面的交流。信奉新教的荷兰人是否派遣宣教士来到厦门?这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而一些史料也指出,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回忆,他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来到厦门分发福音小册子。但具体效果如何,并未有记载(详见:俞强著《鸦片战争前传教士眼中的中国》)。而且郭实腊的口述常有夸大之处,因此关于他来厦门之事,还需有其他史料支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