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ssion 拍摄于1986年,系根据1750年发生在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三国交界地区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荣获当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奥斯卡最佳摄影,金球最佳编剧、最佳原创音乐,英国学院奖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洛杉矶影评最佳摄影,其中《Falls》、《Gabriel's Oboe》、《River》、《Ava Maria Guarani》、《Miserere》广为流传。
剧情简介:
影片伊始,一群印第安人将一名牧师绑在十字架上顺流冲下了瀑布。作为该教区的主管,加布里埃尔神父亲随后自来到了瓜拉尼地区,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旅程。伴随着充满古朴而神秘的印加情调音乐,加布里埃尔和另两名传教士踏上了这片南美土地。
简单祭奠过殉教者之后,他独自一人冒险攀爬瀑布岩壁,终于来到了土著民居住的丛林。清晨,加布里埃尔拿出随身携带的双簧管吹奏起来,悠扬的管乐划破了沉静的雨林,也引来了手持弓箭的瓜拉尼人。他强忍住内心的不安,继续吹奏,优美的旋律令印加武士听得入神。忽然一个老者叫嚷着走上前来,生气的夺过双簧管将其撅断,此时另一名瓜拉尼人却小心翼翼的拾起来交还神父。在音乐的感召下,瓜拉尼人打消了疑虑,携加布里埃尔一同返回部落。
在传教士的引导下,瓜拉尼人逐渐了解了神的恩典及对人们短暂生命的怜惜。忽然有一天,一队外出的瓜拉尼人遭到努力贩子的伏击,带头的是雇佣兵曼多萨上校。加布里埃尔表示他正在努力使瓜拉尼人皈依基督教,从而暂时迫退了对方。不久曼多萨因为自己的情人而与弟弟发生争执并误杀了他,从此陷入无尽的懊悔自责中,一蹶不振。即使加布里埃尔向他述说神的饶恕,曼多萨还是无法从自责中走出,于是加布里埃尔让曼多萨和他一起去瓜拉尼人。于是一路上曼多萨拖着由他过去使用的盔甲刀剑打包而成的重担,跟着加布里埃尔及其他传教士们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瀑布上游。最终善良的瓜拉尼人原谅了他,曼多萨那是明白了恩典,与加布里埃尔相拥而泣。瓜拉尼的土地上建起了教堂,传教士们与当地人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在获得了教廷的批准后,曼多萨也成为了传教士中的一员,大家都向他表示祝贺。
由于印第安人皈依了基督教,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失去了侵略的口实,气急败坏的请来了罗马教廷的红衣主教裁判印第安人是否是合格的基督教徒,企图借此将他们驱逐出教会。然而善良聪慧的瓜拉尼人用事实粉碎了殖民者关于他们野蛮无知的指控,给主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加布里埃尔的陪同下,主教视察了瓜拉尼人的教会,表示非常满意。但此时的天主教廷已经江河日下,在此问题上不得不向天主教君主妥协,主教最终违心的下达了驱逐令。几位传教士全部留了下来誓与瓜拉尼人同生死,但加布里埃尔却不赞成曼多萨等人武力抵抗的想法。决战前夕,曼多萨请求加布里埃尔赐福与他,却遭到了拒绝。加布里埃尔告诉他,如果他的做法是对的,那么天主自然会赐福与他;反之,自己的赐福也没有用处。但加布里埃尔却把自己胸前的十字架取下来送与了曼多萨。
战争一触即发,瓜拉尼人寡不敌众,传教士们相继殉教,只剩下加布里埃尔和曼多萨。侵略者包围了村落,罗德利戈躲在大桥的一侧,手牵引线,准备在殖民者靠近时拉动从而击发另一侧的火枪杀伤对方。忽然他发现身后的一个印第安孩童中弹险些掉下独木桥。另一侧的敌人已经步步逼近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罗德利戈本能的选择了去救孩子。他将孩子扶上桥托付给其他孩子,然后迅速跑回去拉动引线,却奇怪的发现毫无反应。这时只见对岸的侵略者头目手中正拿着已经拆除的另一部分引线得意地冲自己笑。随着一阵枪响,罗德利戈倒在血泊之中。弥留中,他看到加布里埃尔手捧圣物,引领着瓜拉尼人正冒着枪林弹雨缓缓走来,他们前仆后继。终于,加布里埃尔也倒下了,但马上便有当地人拾起了圣物继续前行…… 片尾,一群逃难的孩子回到了曾经的家园,此时这里已成了一片废墟,他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临行之际,一个小女孩儿从河水中拾起了一把破损的小提琴,然后坐上独木舟慢慢驶去……
观后感:
看完这部片子,我先是本能的感到惋惜,如果曼多萨不去救那个孩子,侵略者便没有机会拆除引线,这样“杀一个够本,杀一双还赚了一个”。但很快我便领悟了其中的深意,杀几个甚至成千上万的侵略者,都起不了决定意义,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拯救一个孩子所体现出的爱心,却是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的理由!片中加布里埃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If might is right, then love has no place in the world(如果力量可以解决一切,那么这个世上也就不需要爱了)"。曼多萨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了正确而伟大的抉择。
路德曾声明:“经验证明,音乐仅次于对上帝的爱,理应被颂扬为人类情感的主人和统治者。……再没有什么东西比音乐能和《圣经》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他的这一论断在本片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最后,再请大家欣赏贯穿影片始终的动人主题――"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