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将至 教会纪念方式可多元化

作者: 宁宁
来源:福音时报
2017-12-12 16:14:38
分享与播放

圣诞将至,各教会都在忙着准备各种节目,以纪念救主耶稣基督的诞生。尽管那一天并非耶稣的圣诞日,但追溯教会历史,圣诞节对教会和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个原本被罗马人用来纪念太阳神的异教节日,却被教会改变了,本身败坏的成为了圣洁,这是教会的创意,因为耶稣才是救恩的太阳,这让人看到了基督教会通过耶稣的生命改变社会伦理的积极力量。教会也一直保守着这一美好的纪念传统。

笔者在近四年内都会去不同教会参加圣诞节的活动,一线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在圣诞节当天,一般信徒们在下午四点左右就开始在教堂门口排队,直到六点半的时候才能入场,晚到的人一般只能进入副堂甚至在院子里看直播,北京地区的教会出于安全考虑还会设安检。二三线城市如成都、镇江等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稍微早一些去教会,一般都能进入主堂,只是无法坐在靠前的位置,需要去二楼或者坐在后排。

除却这些,纪念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唱圣诗、歌伴舞和表演圣剧,不同的是音响效果和表演上的生动性,以及唱赞美诗的水平。笔者并非觉得这些方式不好,神喜悦我们用心灵和诚实赞美他,并不注重外在的华丽,但同时,教会纪念圣诞的方式是否可以多元化呢?这样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展现福音、让更多人理解其中的意义。

东北的一位牧师认为,圣诞节主题鲜明,教会在纪念救主降生时应纯粹,信徒们当思想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态去纪念和向主献上感恩,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应当带着功利色彩的,比如单纯是为了传福音而举办活动,而是出于真诚的纪念,自然会吸引很多人认识主。

而教会表达纪念意义的方式可以多元化,这也是现实需求。比如,1、文艺的方式,通过音乐、娱乐的形式,以节目吸引人,注重节目氛围;2、布道方式,藉节目以讲道传福音,使灵性得到奋兴;3、公益方式,通过扶贫帮困、慈善活动来见证基督;4、交流方式,通过探访、互动方式走进社区,增进交流和关怀。

广东的一位牧师也表示,当地的一个教会会精心预备一场美轮美奂的基督教音乐赞美会,在23号的晚上邀请一位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家,若有奉献,会将其全部捐给当地社区的困难户。“以表示耶稣不只是基督徒的耶稣,而是所有人的耶稣。”并且,该教会当晚并没有呼召环节,只是让会众单纯地享受音乐,因为就这位牧师观察来看,很多在圣诞节当天接受呼召的人,之后大多从教会消失了,当时他们上台或许是出于从众心理。

福建的一位基督徒学人跟笔者分享,圣诞节是基督徒纪念救主降生的节日,也是向世人传播福音的好时机。但当前很多教会过度注重教堂的庆典,安排大量的节目演出,试图借此引人归主。且不说这些节目是否得到了他人的共鸣,但这种做法显然过于单一了,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南方有些地区的教堂就会和所在地街道办合作,在圣诞前后,走访社区的困难群众,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这不仅实践了基督爱人如己的教导,也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了一份力,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因此见证了基督的荣美,受洗归主。 他认为,基督徒们应当更多关注社会服务,在特殊的节日去让更多人看到福音的力量。

说起不一样的纪念方式,笔者曾了解到,2015年的平安夜,昆明世纪城教会的信徒们在崇拜后走上南屏街头,清理狂欢后留下的垃圾如纸屑、塑料包装纸和喷雪罐等。他们戴着红色圣诞帽、身着红色衣服,提着垃圾袋和钳子,为城市的清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同一年的平安夜,成都某教会的信徒带着包装精致的苹果、蛋糕和小蜡烛等礼物,到了一家医院的骨科病房,关怀一群因住院而不能随处走动的病患,这给原本满是沉重的地方带来了生气。“平安夜有不同的过法,基督徒要去到有需要的地方,这样更能感受到上帝的恩典。”其中一位基督徒说。

当然,教会活动是有限制的,一般只能在教堂内进行,这是客观上的原因。但如何使其更有新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比如老年信徒爱看节目表演、年轻信徒喜欢去街上……还有如何改变这种单向传播,即教会准备节目信徒单纯观看,而转变为有更多互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或者让节目更有水平、更能让人触摸到福音的力量,这都需要教会不断思考和探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