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表演,后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成为一种民间舞蹈,因舞蹈时舞者双脚踩踏30厘米至300厘米的木跷而得名。史书说,古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木棍,以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高跷艺术。在北魏的石刻画像上已有高跷,舞者们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
孩提时的春节,重大的文艺活动就是看高跷表演了。铿锵的锣鼓等节奏乐器敲得震耳欲聋,把寂静的山村搅得躁动起来。舞者们扮相不一,粉墨登场,鱼贯而出,非常好看。我们尾随其后,簇拥着他们,村路上尘土飞扬,我们也全然不顾,跟着跑上几里路、甚至几个村子是很平常的事。
舞者中有一个班长,俗称“头跷”,也叫“武跷”。他的扮相我猜想是古代的某位英雄,整个队伍行进的速度、队形的变换都由他掌握。他站在高跷之上,扮相俊美,动作干净利落,飒爽英姿,我们需要仰视他。我想这就是我孩童时代所追之星,我对他羡慕不已,心理暗暗地成了他的“粉丝”。
但我观察,这个被称为头跷的“班长”,因为久站高跷之上,又要带领所有舞者随着强劲的音乐尽情舞动,疲惫异常,一段音乐过后,他常常跌坐一旁,口喘粗气 ……
舞跷之人,因脚踏木跷而显得“高人一头”,疲惫之时,还是从跷上下来,脚踏实地舒服一些,这是他的真实高度。粉墨登场,久有疲惫之时,英雄只是扮相,当褪下戏装,洗去铅华,还原自己。
傍晚,喧嚷的山村恢复了寂静,跟着跑了一天的小孩儿也挺累,不再簇拥他们,各自散了。
(本文作者为辽宁营口一教会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