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教会:主要有三大教堂 小教会较活跃

来源:福音时报
2016-09-30 11:16:00
分享与播放

提起海南,让人想到的是天涯海角、碧海蓝天。在走访中,笔者发现,海口市目前主要有三大教堂,分别是府城堂、洗马桥堂和海口堂,其余为购买物业的教会,较为活跃的是海秀教会、道客堂、橄榄山教会等。

府城堂:府城堂创立于1912年,2012年的时候,该堂举行了新堂落成典礼暨百年纪念活动。该堂位于海口市府城镇凤翔路南侧振发横路,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可以容纳2000多人同时进行礼拜。

1881年美国北美长老会西差会从香港派传教士纪文天牧师来到海口府城,租贷陈氏宗祠建立了海南第一个布道所,并购地筹备建教堂。1912年张约翰牧师前来接替,在府城北官村建起一座约500平方的大礼拜堂,后陆续建造牧师住宅、圣经楼,创办匹瑾女子中学、外美男子中学,“当时的府城堂,海南岛上一时无两。”

1981年内地恢复宗教政策之后,府城堂信众在马鞍街5号李运民长老家公开进行礼拜聚会。2005年,海口市政府无偿划拨6500平方米土地给基督教府城堂异地建堂。

海口堂:光绪十一年(1885年),美国纽约基督教长老会派牧师康兴利来到海南省协助冶基善传播福音。康兴利在海口市盐灶村购地建1间楼房作为医务室,还建1间楼房作为住宅,后来逐渐扩大面积,建成海口福音医院、海口福音堂,作为传教的栖居场所,也是海口堂的前身。

该堂主堂建筑面积206.44平方米,建成后,由美籍牧师康兴利主持活动,府海地区、附近县的基督教信徒都汇集在海口福音堂活动,信徒人数达500多人。康兴利牧师离开海口后,由美籍牧师王保罗、谢大辟、西班牙籍牧师唐丑西主持传教,直至解放初期。据解放初期统计,海口堂会信徒人数有700多人。海南解放后,海口福音堂由海南军政委员会接管使用,堂会活动由牧师潘先和主持,活动经费由信徒自行筹捐。  

1950年 “三自革新”运动后,海口市基督信徒积极响应,割断与外国差会的关系。1954年7月,北京召开中国基督教会议,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会后,海口也召开海府地区基督教代表会议,成立海口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66年“文革”开始后,教堂停止活动。1980年海口市人民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归还教堂和教会附属房产,1981年政府批准教堂恢复活动。1983年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原海口福音堂堂址归还基督教海口堂使用。现如今,海口堂已于原址拆旧建新,并已竣工投入使用。

洗马桥堂也叫海南省基督教会堂,属于省基督教两会直属堂,位于海口市洗马桥路73号。

海秀教会位于海口市中心南大桥东侧鸿泰大厦七层,于2016年4月16日献堂,主堂可容纳1000人同时聚会,副堂可容纳300人同时聚会。目前有提供孩童课业辅导、爱心理发、爱心门诊等社区服务和敬老爱老等社会服务。

橄榄山教会于今年9月16日献堂。2000年,7位弟兄在一起查经,后来建立了教会,并于2011年购买了现在的聚会处,共576平方米。刚搬入新的聚会处的时候,只有50人,慢慢发展到100余人,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教会信徒都没有增长。几年来,橄榄山教会信徒不断祷告,并且想办法装修新的圣殿,目前已投入使用。

此外,海口还有道客基督教堂、新市堂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