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纳雍县发都寨教会的百年历史

来源:苗族文化网
2016-09-19 13:46:00
分享与播放

今年8月,千人齐聚,庆祝毕节市纳雍县发都寨教会110周年庆典。这所教会历史悠久,也借着基督信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发都寨原来叫阿几咪,是一个他称小花苗族的大苗寨,全村有300多户1000多人口,这里民风古朴,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名的姑开花茶就出自这里。

1900年前后,纳雍的两位名叫“阿呗·珂哩”、“吱瑕·娄唔”的苗族青年猎人,串月相识,因听说安顺是大地方,有人收购麝香,且价格好,就结伴将猎获的獐麝拿到安顺去卖,于是,结识了党居仁牧师。具传说,党居仁叫他们两个人去拿大洋做路费回纳雍,两人也就只拿两块,多的不要。两个人启程那天,阴雨绵绵,由于找不着方向,走到一个山脚下,索性往山上走,谁知道,山顶阳光灿烂,风光明媚,两人就在那里住下来,不知过了多久,两人回到家时,发现自己已经是衣无领裤无裆,头发像个乱鸡窝,家人都认不出来了。这是小花苗族第一次接触基督教福音的传奇故事。

清末民初,纳雍属大定府内地会“总会”的活动范围。1900-1903年,安顺基督教内地会先后派遣了杨庆安、李静中等人进入纳雍老凹坝、沙包,以支达、湾子寨、赖石关苗族村寨传教。赖石关与阿几咪遥遥相望。基督教福音的火焰在这片土地上被点燃。

1904年居住在安顺的英籍传教士党居仁牧师在杨庆安、 杨锡光等人的引导下经以支达、湾子寨、赖石关传讲福音来到阿几咪,因为阿几咪,即现在的发都寨的苗族首先听说过福音,于是,福音越来越深入人心。党居仁牧师看到了苗族人民对于福音的渴慕。1906年党居仁牧师再次到纳雍视察时在啊几咪建立了阿几米教会,纳雍一带的信徒无论远近,都到这里来礼拜。1912年党居仁在的寨子中间修建了一栋结构为五柱五间的毛草房,创办了阿几咪教会小学。学校成立后,纳雍苗族纷纷把自己的孩子从不同地方送来读书。

1916年,纳雍境内的教会已经发展到900余人,于是,党居仁在纳雍境内设立瓜仲河、硝灰洞、赖石关等12个支堂。阿几米为各教会的年度聚会中心,由杨保罗老先生主持教会工作。

1937年,大定教会自立后,大定总堂为了便于领导,把所辖的教会划为中区、 北区、西区、 三大教区。纳雍境内的教会属西教区,总部也设在阿几米,历任区主任的有杨保罗老先生、杨兴邦。阿几米总部下辖木下落、瓜仲河、硝灰洞、赖石关等12个苗族教会支堂,同年,大定总堂把原党居仁创办的阿几咪教会小学设立为宽爱学校二分校,简称“宽爱二小”,属于大定教会的“宽爱学校”管理,这所学校在当时的苗族地区举足轻重,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干部,如马显文、李明清、李明中、杨发光、何德明等。杨发光于宽爱二小毕业后,参加了革命工作,后来又被推荐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就读,历任原纳雍县阳长区区委书记和原姑开区区长。基督教的传入,从另一个方面为苗族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积极推动了苗族社会的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发都寨人才倍出,相继有罗学文、杨艳等毕业于各大神学院校,20多名苗族青年毕业于各大中专院校,分赴各行各业工作。

今年8月,纳雍县基督教界“110周年庆典活动”中,有来自纳雍县各片区教会弟兄姊妹、教牧同工1000多人参加。纳雍全县基督教诗班以及各片区诗班为活动带来的的苗族灵歌、彝族赞美诗回荡在发都寨上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