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走进教会,看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很少有新的慕道友出现,聚会的人,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五十岁左右的就算是年轻的,这个现象在农村教会尤为明显。假如这个现象不能改变,五十年后,教会将会如何?这是很多教会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教会老龄化。让我们借着圣经找出解决的方法,让撒旦的诡计失败,让神的名得荣耀。
一、在家里活出见证
信徒全家信主的不是很多,一家里可能是姊妹或者是弟兄信主,先信主的这人,在家里的行为是否改变很重要,家人最了解我们,当家里的某个人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关注。信耶稣也是一样,当家中有一个人决定信耶稣,全家在不太了解的时候,都会感觉是一件新鲜事,就会特别关注,如果信耶稣后没有改变,就很难吸引家人走到主里面。再就是遇上难处,不会依靠神,和没信的时候一样。家人不但不信,也会成为我们的拦阻,家人会认为我们是浪费时间,家人不愿去听我们从别人身上听来的见证和神迹。更愿意在自己家遇上难处时,因信耶稣带来的帮助。这就在乎我们信主后,一定要改变,受洗后一定要有重生,以一个崭新的生命活在家人面前。遇事先祷告,靠着神在难处中得胜。信仰不是在教会和外人面前装谦卑,回到家就和原来一样,家是最容易暴露人弱点的地方。不要埋怨家人为什么还不信主,而是应该思想,是谁挡住了家人认识神。记得有一位弟兄讲述他信主的见证,这个弟兄是当地小有名气,给别人算卦的。每天收入颇丰,当他的妻子信主后,因着妻子的改变信了耶稣,这位弟兄说,和妻子生活了大半辈子,一直被妻子的无休止的骂困扰着,对妻子来说,嘴上骂人的口头语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张口就来。当时弟兄形容,就是一头蒜,也能把它骂糊弄了。就是一朵花,也能把它骂奄奄了。但妻子信主之后,就像换了个人一样,那些污秽的话再没有出口。弟兄高兴的说,就是性格也改变了,他这样形容妻子,原来是只老虎,现在就是一只小绵羊。当时弟兄就想,太神奇了,是什么改变了她。就在有一次聚会时,远远的跟在姊妹的身后,去了教会,从那次慢慢认识了神,放弃了算卦的行业,受洗归主。
二、爱世人,走进社区
福音很多人听说,但对于还没有信耶稣的人来说,是很模糊的,听见一个姊妹这样说过,有次传福音,碰到一个人这样说,我不去信耶稣,信耶稣的都是些没事做的老头老太太,有病的,瘸腿的,瞎眼的,好人那有信耶稣的。面对别人的误解,我们有责任让别人,听到福音,更要明白福音,教会不单在教堂里敬拜,更应该走出来,进入到社会中。不是在教堂里单单的听,更要在不信的人中间行出来,听道的目的是为了行道,让信仰融入到生活中。让主的爱透过信徒活出来,让那些对福音不了解的人,看到信耶稣的人,不是瘸腿瞎眼的老头老太太,是满怀爱心的一群人。我们更要彼此相爱。用实际行动来见证我们所信的,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人不信耶稣,是因为对信仰不了解,耶稣说,你们是光。是光就要照在人前。是盐,盐的作用很多,但是盐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必须品。我们是盐,就要走进千家万户,把耶稣带给每一个人,让耶稣成为每一个生命的必须。
三、留住教会现有的信徒
教会应该内外兼顾,有了外在的传,内在的养更为重要,严把讲台,提高讲道水平,按正意分解神的道,现在教会,尤其是农村教会,牧少羊多,大多数靠义工维持,大多数的义工只参加了当地教会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连一遍圣经都没有看完,讲道的内容大多数是,读完一段经文,就开始讲自己和听来的见证,有的读圣经,是为了支持自己的关点,完全不顾群养的需要,导致群养得不到喂养而流失。再一个方面,教会应随时关注到信徒的需要,记得在2013年因送孩子去外地上学,参加了当地的一间教会的主日崇拜,在散会后,教会向往常一样,把所有信徒留下,10个人围成一个圈,由小组长挨个人问,听完道的感受,每个人都一一发言。当问到我的时候,发现是新来的,就问其来的原因,得知是送孩子上学的,就把孩子的姓名,电话,都记下。方便和孩子联系,最后他们介绍,这是教会专门开展的一项事工,名叫(细胞小组),每小组最多十个人,人数增加时,就再分出去,再成立一个小组,这样会随时关注到每个信徒的生命的成长和生活的需要,后来,每当想起这间教会的这个方法,都会充满了感恩,因为,当我回来后,他们联系了孩子,提供了孩子刚到一个陌生地方的一切需要,而且,孩子也在主日学当了老师,让我这个远在家乡的亲人特别的放心。
耶稣说,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信耶稣,大到一间教会,小到一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们的不谨慎,可能就影响到别人对神的认识。神既然让我们活在众人当中,就是让我们把神的属性活出来,把耶稣的爱活出来,神爱世人,出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神愿意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神向人所要的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让我们靠着祷告,求神加给我们力量,在家中,在社区,在教会,都能活出基督的见证,彰显耶稣的爱,把听的道在生活中活出来,神就必将各个年龄段,得救的人数加给他自己的教会。
(本文作者系潍坊一教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