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19日,中国基督教两会于贵阳召开防灾减灾研讨会,邀请美国基督教会和美国联合基督教会下属灾害应对机构的专家,分享了美国教会对参与和管理灾害救援的神学认识,在灾害预防、紧急救援、灾后重建以及灾区长期复原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体会。
通过研讨交流发现,教会能在投身灾害救助、倡导信徒奉献或是将救灾物资发放到灾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教会在灾害管理各阶段仍有很多可以参与的空间和改善的方式。
如在灾害发生前,教会可以做好预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害,使教会有能力在灾难发生时,成为他人的祝福而非负担,但能够做准备的教会很少。但在这方面,国内教会鲜有相关的准备,设置应灾物资储备或紧急应灾基金的教会也较少。
发生灾害后,专家希望教会通过对资源和联系网络的分析,明确教会在整个灾害管理系统中的定位和职责,在某些专门的救助领域拓展专业化的服务;在基层、省级以及全国层面设置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可以收集灾情、了解服务需求,进而做出灾害应对计划;同时与教会以外的组织机构、资源建立联系,共同分享灾害信息与救灾资源。
救灾服务中,除了教会一直有在参与的物资筹措和发放,讲员更多提到的是完整的应灾服务体系。包括对灾区服务需求的早期评估,在兼顾满足服务需求和不破坏本地经济社会运作系统的情况下,制定诸如物资发放、医疗卫生、情感和灵性关怀等的短期和长期服务计划,招募志愿者参与服务,对奉献捐赠进行倡导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研讨和分享对于参会牧长来说,突破了对传统救灾工作的意识局限,他们了解到教会还有很多可以参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