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唯一德国信义宗教堂“整体打包”迁回百年前“出生地”

来源:福音时报
2014-12-04 11:44:00
分享与播放

广州唯一一座德国教堂——德国信义宗教堂“漂泊”六年后,日前顺利回迁到百年前“出生地”。这座教堂六年前因洲头咀隧道施工而不得不“让路”,平移了26.3米。

据南都网报道,百年德国老教堂的迁移工作从上周日开始动工,12月3日顺利回迁原位。德国信义宗教堂坐落在下芳村信义路珠江边,是广州唯一一座德国教堂。此次平移工程也是国内首次将古建筑斜向平移的工程。

德国信义宗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这不仅是广州的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也是广州城市迅速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为了保护历史见证者,确保教堂平移过程中建筑不受破坏,施工单位用密密麻麻的钢脚手架将其包围,每片墙面都固定上了木板,在教堂内部也有大量的钢结构在支撑。

据《广州日报》报道,教堂迁回原地之后,施工单位在拆除钢架和木板的同时,将会对教堂进一步修缮、加固,然后对市民开放,成为洲头咀上一道独特风景线。

曾是德国信义宗广东省传教总部、广州中华信义会总会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德国信义宗传教士1867年来华传教,当时名叫巴陵会,初在广州油栏门设立礼拜堂进行聚会活动,又设立信义神学院,选择“各方青年俊秀”培养成为巴陵会教士。传教士韩士伯、何必力在下芳村购置土地建立新堂(即德国教堂处)。

1882年,信义会在广州教堂建成,广州中华信义总会也设立在这里。这是德国信义宗在广东传教的大本营,信义神学院也设立在这里,因为这里是德国传教士在广州的总会,当地老百姓称此教堂为“德国教堂”。

广州中华信义会的传教地区不限于广州,而是面向广东全省各个县,广东省内北部和东北部的县份,都可见到信义会的踪影。信义会对客籍居民集中的地方尤其重视,先后向惠州、花县、清远、英德、韶州、始兴、南雄、江西赣南地区,还有顺德、中山、新会、从化、增城等地区派出传教士。

除了直接的宗教活动以外,信义会还配合传道活动办了一些中小学,其中广州的中德中学和韶州的德华女子中学颇有名气。抗战期间,教会通过传道、赈济、救灾、慈善事业等等,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到1946年广州信义会的信徒有了很大的增加,广东、江西两省内就有信徒一万余人。

抗战期间,广州中华信义会曾被一些单位占用,做过孤儿院。1960年,信义会芳村堂(1898年起)和中华基督教会白鹤洞堂人员被并入原华基督教会芳村堂(平民堂),实行联合礼拜。信义会芳村堂出租给土产公司作仓库,后为施乐华冰箱厂厂房。其哥特式尖顶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坏,而尖拱卷得以保存。

1993年,芳村堂(平民堂)因兴建珠江隧道被当局征用,礼拜迁到原信义会芳村堂址。2005年,信义会芳村堂成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11月26日,为修建洲头咀隧道,信义会芳村堂被平移26.3米。

信徒前去瞻望 感慨风华不再

信义会教堂平移期间,有不少信徒慕名到访该教堂。据一位广州网友的记述,他到了教堂处,本以为会看到“斑驳风化的红砖、坍塌破败的钟楼,外墙雕刻的尖拱卷还隐约流露着庄严气质”,却发现自己“来的太晚了”。彼时教堂已被严严包裹,正准备接受平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